理念是战略决策的哲学基础,是一切行动的理论先导。创新作为时代发展的灵魂,是解决战略问题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基本方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下简称16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对于德育工作与时俱进、保持旺盛生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既反映了德育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新的德育理念必须符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必须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把握规律性,它包含了三个相互联系的思维原则,即历史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就是在继承基础上承认德育的理论和实践必须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承认高校德育在内容、方式、途径方面都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承认高校德育的新理念要从实践中来,最终又回到实践中去,符合实践的客观需要又能够正确地指导实践。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目的,又是过程。是目的,指社会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过程,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始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针,任何一项制度的发展、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都要看能否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能否代表、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高校德育工作中,也应当具有这两方面的属性。首先,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就是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其次,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始终从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的需要出发,更好地实现好大学生的根本利益,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这是中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高校德育理念创新的核心,也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应该看到,忽视人的因素往往会陷入一些误区:当大学生的需要呈现丰富和多元化趋势的时候,我们有些观念和方法却明显滞后,过于单一,难以满足他们发展成长的种种需求;我们常常忙于一些事务性、任务性工作,脱离学生,脱离实际,见物不见人,“闭门造车”,等等。凡此种种,都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的要求。落实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要把握四个思考维度。 首先,从根本目的上说,应当在教育目标上强调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实施教育的基础和根本。这里所指的“人”的发展,不仅仅包括广大青少年学生,还应当包括一线的专业教师和广大的德育工作者,因为德育并不是一个单向度的教育系统,它不仅对受教育的学生发生作用,而且对身处其中的专业教师和德育工作者也会产生引导和推动作用,所谓“教学相长”,也应当适用于德育领域。 其次,在教育对象上要强调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把德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贴近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引导他们树立时代精神,追求高尚情操,养成良好品质,这也是德育的生命力所在。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德育很难说是“真”的、有效的德育。当然,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我们教育工作者就丧失了主体地位,不需要我们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恰恰相反,只有改变学生被动受“灌输”的地位,激发学生自主成长、自发进取的主体意识,我们的德育工作才可以说是主动的,也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学生。 第三,在教育形式上强调对学生需要的重视,把学生的呼声和要求作为第一信号,把学生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实现学生利益作为第一目标,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与条件,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以现代视野培养现代人,以现代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人格健全、素养完备的人。当然,满足学生的需要,实现学生的利益,并不意味着不加分辨地满足学生的任何需要,我们应当根据国家、社会以及学校的规则要求,把握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度。 第四,在教育途径上要强调生活化与适应性。生活教育是最直接的教育,生活化的教育能够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比如,进一步重视文化育人的作用,通过为学生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之下健康成长成才;适应大学生自主意识增强的特点,克服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与兴趣、空洞口号式的教育模式,变居高临下式的单向灌输为平等交互的双向沟通,变要求式、命令式为选择式、引导式,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在自主选择、自我发问中找到健康成长成才的答案。 二、素质教育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