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6)03 —0236—06 一、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 古代哲学是客体性哲学,存在被理解为主体之外的实体。古代美学也是客体性美学,它认为审美是对实体的观照,美是实体的属性。近代的启蒙运动产生了主体性哲学和主体性美学。主体性美学认为审美是主体在客体上面打上自己的烙印,是人的自我欣赏。康德、黑格尔、席勒的美学就是主体性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的中国新时期的实践美学也属于主体性美学。在现代,启蒙现代性受到质疑和批判,主体性哲学让位于主体间性哲学,主体性美学向主体间性美学过渡。西方产生了存在论美学和现代解释学美学,在中国产生了“后实践美学”,这些美学流派都指向了主体间性,强调审美不是主体对客体的支配,而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之间通过交往、沟通而达到的同一。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有两重原因:第一,这是历史文化的外在要求的产物。人类近现代史是主体性凯旋而歌的历史,然而主体性的胜利也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割裂和对立,这种局面反过来影响了人类自身。为此,人类不得不重新反思主体性哲学,建立主体间性哲学。主体性的现实危机也引发了对主体性美学的质疑以及对主体间性美学的探索。第二,这是美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的结果。每一种美学范式都有一定的解释空间,当这个空间开始饱和而又无法解释新的美学现象时,原有美学范式就必然被打破,为新的美学范式所取代。这一规律为美学发展史所印证:古代客体性美学发展到极限就被近代主体性美学取代了,而主体性美学的危机也必然产生新的美学范式,这便是主体间性美学。 “主体间性”(inter - subjectivity),又称交互主体性,包括了三个领域的内涵。首先是作为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间性”。胡塞尔为了解决认识的普遍性的问题,避免现象学还原中的唯我论,提出了在“先验自我”之间存在着“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类似于康德所谓的“共通感”,是人类知识普遍性的来源。这种认识论的主体间性是建立在先验主体性的前提之上的,即先有先验主体对现象世界的构造,然后才有先验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所以,胡塞尔的“主体间性”只局限于认识论领域,基本上还是一种主体性哲学。其次是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主体间性”,其代表是哈贝马斯建构的“互主体性”。哈贝马斯不满于现实中被异化的社会关系,提出以人与人和谐相处达成的“交往理性”取代片面的主体性,试图重建合理化的社会交往行为。这种“互主体性”局限于社会学领域,它没有构造一个哲学主体间性理论体系,并没有肯定人与世界的关系上的主体间性。最后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间性”。海德格尔以现象学本质直观的方法直接面对“存在”,将“主体间性”思想抬升至哲学本体论层面。他不仅提出“此在”不是孤独的存在而是“共在”,强调人与社会的统一性,而且提出“诗意地栖居”的理想,强调人与世界的统一性,强调天、地、神、人的和谐交往。他认为,现实世界里,科技文明使得这种本真的生存沦落了,人们唯有通过艺术创造、通过特性的语言、通过审美才能重返人与人、人与世界和谐相处的存在之家。这就是“主体间性”的世界。可见,这种“主体间性”具有本体论的性质。而海德格尔的学生伽达默尔建立的现代解释学把解释活动看作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互动,把意义的生成归结为主体与文本之间的“视域融合”。 主体间性美学打破了主体性美学的主客二元对立,把世界作为与人交往的另一个主体,变主客关系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在主体性美学体系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对立,自然、社会被客体化,被作为人的对立面,从而确立起人的主体性;而人的主体性也被异化,萨特认为他人在我的注视下也被对象化,成为我之外的客体。主体性美学认为审美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对象上的自我确证,这种被确证的人的本质在启蒙时代是一种理性精神,而在后启蒙时代又演变为非理性。从德国古典美学到尼采,产生了各种主体性美学理论,如“直觉说”、“表现说”、“强力意志说”、“无意识升华说”,等等。相反,在主体间性美学体系中,主客二元对立的格局被打破,主体不再局限于有感知、有情感、有理智的人,而是扩充到万事万物;世界不是作为无生命的、缺乏能动性的客体存在着,更不是作为人类认识、改造的对象存在着,而是作为人之外的另一个主体存在着,这样,世界主体才能够与人平等对话、和谐共处。在此意义上,审美便是审美主体与世界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沟通,这种交往、沟通打破了“我——他”关系,进入到“我——你”关系中。 同时,主体间性美学解决了认识何以可能、自由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从而克服了近代主体性美学的理论缺陷。主体间性不仅是审美的规定,而且是哲学本体论的规定。所谓存在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而是主客不分、物我一体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不是现实的、已然的、在场的世界,而是可能的、应然的、不在场的世界;不是现实的存在,而是本真的存在。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这个本真的存在,或者说这个本真的存在的根据何在呢?只能是主体间性。只有把现实存在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转化为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建立一个主体间的生活世界,才能达到本真的存在。这就是说,现实主体必须放弃片面的主体性地位,改变对世界的主人态度,把异化的、现实的人变成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同时,将现实的、异己的客体世界也当作有生命的、与自我主体平等的主体世界。两个主体通过交往、对话、理解、同情融合为一体,成为自由的、超越的存在。马丁·布伯提出,本真的、自由的存在必须变“我——他”关系为“我——你”关系,即承认世界的主体性和存在的主体间性。大卫·格里芬提出世界“返魅”,也是承认世界的主体性和存在的主体间性,是对主客关系的否定,是对启蒙理性的“祛魅”的反拨。现代生态哲学的兴起,就是对启蒙理性和主体性哲学的反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它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主体征服客体的关系,而应当是主体间性的关系,即把自然看成与人平等的主体,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