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219(2006)03-0017-05 生态批评的特征和目的 韦清琦 生态批评自90年代在美国崛起并延伸到中国,也有十几年时间了。在批评界,“生态批评”一词带给人的经常是一些前所未有的矛盾的情感和评价:同情伴随着怀疑;理解却又排斥;肯定其“锐气”,否认其“底气”。不过这些都似乎没有阻止生态批评的发展步伐和更多学者的热情加入。生态批评的概念,当然也不像彻瑞尔·格劳特费尔蒂在《生态批评读本——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里说的(“对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研究”)那么简单了——这是一只孔洞过于阔大的筛子,宽泛的准入机制一方面显示了这一批评潮流潜在容纳能力,另一方面也招来众多非议:这只筛子最终能留住什么来打造自己的招牌?生态批评自身具有特色的理论建构从何而来?看来生态批评家相应的策略便是在从理论上完善对生态批评的描述同时,消除学术界对它的偏见。 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劳伦斯·布伊尔特别重视生态批评对环境问题的介入这个特征,因此他曾经给生态批评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在一种献身环境运动实践精神指引下的对文学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他认为,生态批评家不是仅仅把自己看作从事学术活动的人,他们深切关注当今的环境危机,只执著于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本身是无法做一个生态批评家的。他们相信文学和文化研究可以为理解及挽救环境危机做出贡献。 王诺 的确如此。这是布伊尔这位生态批评研究的代表性学者的基本思想。他的有关生态批评的第二本专著的书名就是《为处于危险的世界写作》,在他最新出版的《环境批评的未来》(2005年)一书里,布伊尔进一步具体阐述了生态批评的自然关怀和社会关怀。他指出,生态批评已经从主要关注自然保护深入到主要探究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社会根源,它更加关注的是环境正义,关注全球化与生态保护地域的关系和冲突,关注美学、伦理学和政治关怀与生态关怀的联系和抵触。他进一步指出,正因为深入到了思想文化社会层面,当今的生态批评(他所谓的第二波生态批评)才会有如此迅猛的发展,生态的话语才会成为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恒久的部分。 韦清琦 正因为如此,“生态批评”这一术语的含义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布伊尔指出,起初使用“生态批评”的是研究自然写作及自然诗歌的学者,这些早期的生态批评家许多人强烈反对现代文本性理论,并宣称生态批评的核心任务是要强调文学应该使读者重新去与自然“接触”。然而目前情况已有所改变。我们现在已处于“第二波”生态批评之中。第二波生态批评是以如下前提为出发点的:第一,所有形式的话语在原则上都可以充分地成为“环境”的符号,而不仅仅是关注非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的体裁;第二,“环境危机”并非只是一种威胁土地或非人类生命形式的危机,而是一种全面的文明世界的现象(以各种形式包括了全球所有国家),不仅关乎相对较少的人们可体验到的与自然的接触,也关乎日常的人类经验行为;第三,生态批评的任务不只在于鼓励读者重新去与自然“接触”,而是要灌输人类存在的“环境性”意识——作为一个物种的人只是他们所栖居的生物圈的一部分——还要意识到这一事实在所有思维活动中留下的印记。 宋丽丽 其实,在1994年于盐湖城召开的以“界定生态批评的理论与实践”为题的专题讨论会上,就有不少学者意识到了生态批评必须深入到思想文化批判。一些与会学者明确地提出,生态批评是“推行一种要医治人类造成的环境伤害的认识世界的方式”,“生态批评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伦理批评和教育,它要探查并促成自我、社会、自然、文本之间的联系。我们不允许它仅仅是另一个发表文章求取长久职位的“主义”机器,而应该使用生态批评的透镜透视并质疑我们理所当然地接受的种种经典,质疑继续视非人类自然与人类在其中的位置无关紧要的经典。”因此,与其把生态批评界定为一种新型文学理论或方法论,毋宁视其为一个思想潮流或运动。一个将文学批评和研究与现实的需要、问题和危机联系起来的思潮或运动,一场超越文学学科自身的藩篱,力求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学、文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环境学、伦理学与哲学等交叉结合的思潮与运动。这并非学术意义上的科际整合,而是在认识人与自然整体关系的前提下,寻求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王诺 在我看来,学科的自身发展并非生态批评的主要推动力。同样的推动力每个学科都有,在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学科,学科完善和发展的推动力一直存在,为什么如今偏偏选择了生态这个突破口?从根本上说,生态批评主要是一种生态危机现实迫切需要的思想批评,是以生态整体观、系统观、动态平衡观作为主导思想的、以文学作品为媒介的文化批评,其主要目的是挖掘并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揭示人类的思想、文化、科技、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恶劣态度和竭泽而渔式的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这才是生态批评最基本的特征和最重要的价值。生态思想家沃斯特说的好:“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只有从思想文化的深层次解决问题,进而普及生态意识,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文化和生存发展模式,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正是在这一方面,生态批评大有可为;只有在这一领域做出贡献,生态批评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宋丽丽 生态批评还具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它带有强烈的学科转向特点,具体表现为:从文本形式研究到内容本体追问的转向;从研究的概念化模式向关注实在性存在的转向;从语言中心的文本解读向生命中心的文本阅读转向。第二,它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这也是研究文学与人类生存环境关系之问题的生态批评与其他文学批评不同的根本所在。它具有超越自身学科局限,在跨学科的平台上发挥文学研究的现实功能的特征。其跨学科性主要体现在方法论的科学取向:即结合科学研究的新发现,尤其是从生态学的发现出发,以生态学的生物多样性、复杂性以及万事万物共生、共栖、相互关联的整体主义原则为基础,批判性地研究人类中心主义思维定势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张力,批判性地研究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传统中对自然的信念、审美以及伦理关系的样态和走向。其现实功能则体现在对西方现代文明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反思,即借助生态环境科学的认识,以文学文本为对象,反思工业文明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从而重新审视人类本体、人类生存本体以及本体意义上人类进化与自然关系中的自我实现的智慧,反思人类在自然中位置、人类在自然中的行为意义,反思人类文化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作用于人类对自然的情感、态度、想象与观念。第三,它具有多元、开放和联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文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不同文化价值理念的相互联系和互通有无,以及文本种类之间的相互联系。生态批评在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遵循任何事物都紧密相连的原则,聚焦的是作者、文本、读者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在联系中认知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孤立地对待任何一个成员。自然在生态批评视野中是一个确定的人类生活于其中、并赖以生存的在场。生态批评的联系包含跨时空的人与人的联系、学科与学科的联系、文本与文本的联系、文化与文化的联系,最终实现人类文化与自然和谐一体的联系——人类在自然中的存在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体现具有历时的、跨地域的相互借鉴性,各种族、国家与区域的文化被共同地视做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