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010(2006)04—0018—07 教育模式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沟通的中介和桥梁,是教育理论的具体化与程序化,是对教育实践的概括化与简约化的描述。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教育理论界开始了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模式,主要有生命叙事模式、生态和谐模式、智德一体模式、情感体验模式等七种模式。 一、生命叙事模式的意涵 生命叙事模式的提出与建构主要基于对现实学校德育有效性问题,尤其是中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 (一)生命叙事模式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德育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新课程改革等理念的指导下,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主要有三种表现: 一是“木偶”现象。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德育课堂上让学生表达。可是,学生讲的话却不是他们自己的语言,而是教师为他们准备好的“官话”、“套话”、“成人话”、“教材话”等。越是有听课的人,这种现象就越突出。教师“不敢”放开,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目标,无论是教学语言,还是教学思维;学生“不能”放开,无论是思考问题的思路,还是回答问题的语言;学生仿佛成了教师手中的“木偶”。其弊端不仅是没有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严重的是,教师无意中教会了学生“作假”。 二是“填空”现象。有些教师为完成德育目标,设计了一些活动,可是这些活动与学生的生活距离太远,非但不能达到教育目标,而且还可能闹出笑话或令学生冷眼旁观。 以上两种德育的一个共同的弊端是,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听到孩子们的心声。 三是“赶场”现象,这是更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从南到北,观摩了许多中小学不同的优秀德育课,但总是有一种不到位、不过瘾、不那么舒服的感觉。尤其是越是精心设计的课,这种感觉就越是明显。教学过程中,师生被教师自己课前设计好的一系列活动牵着走,仿佛在“赶场”,走马观花,好像什么都看了,但又什么也没看清。下课时,教学目标似乎完成了,但教学效果却大打折扣。其实,教育作用更多地就体现在活动高潮后的回荡、反思和表达中。 那么,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对这种现象的存在,我们不能责怪一线教师。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教育也处在转型中,无论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还是教师与学生都面临着一些根本性的挑战。道德与人究竟是什么关系?人是如何学习道德的?道德教育能做什么?应怎样做?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两方面做出明确回答。在此,我们试图用生命叙事的方式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叙事是一种古老的道德教育方式,只是在近现代道德教育中才不同程度地“失落”了。进入20世纪末以来,叙事这种教育方式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生活叙事、道德叙事、教育叙事等叙事形式出现在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探索中,生命叙事是其中一种。所谓生命叙事是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生命故事是指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命的经验、体验和追求的故事,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命经历、生活经验、生命体验,以及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等。它具有个体性、日常生活性和生成性等特点。① 生命叙事是以其所具有的独特的故事结构与内容,通过与个体生命本身的经验、体验、情感、理性、追求等的某种“契合”与“互作”来发挥德育功能的,可以说,生命叙事是德育的一种有效存在方式。但是,生命叙事在现实德育中的运用,还处在无意识的或不自觉的状态,还没有从理论上、从实践操作层面上给予阐释与提炼,使之变为有意识的、自觉的行为,使之成为一种德育模式。如何实现这种转变,如何建构这种模式就成为重要的德育研究课题。 (二)生命叙事模式的涵义 任何教育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从实际教育教学中探索、总结、提炼出来的,生命叙事模式也是如此。所谓生命叙事模式是指在生命德育论的指导下,以学生道德学习为主线,借助学生的生命叙事,在真实的情境中,讨论真实的道德问题,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促进学生生命健康成长为目标的德育模式。 生命叙事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生命德育理论。20世纪人类生存面临的灾难与困惑,都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生命的存在与发展。面对生命意识淡漠、生命意义迷失等现状,我们不能不反思,不能不对既有道德做出新的更深入的探索。以往谈到人的关系世界时,只是指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将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纳入。从一定意义上讲,既有的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道德并不能有效地调节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需要有一个更为明确的生命道德范畴来调节。 所谓生命道德是指调整人与生命之间关系的道德。这里对生命的理解,并不是机械论、活力论中的涵义,而是基于新生物学范式的理解。首先,生命是一种独特的现象,生命是一个高度有序的复杂系统,具有遗传性、复杂性、创造性、互作性、适应性、时间性等许多特性。其次,人是生命的载体,生命不等同于人。人的生命是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每个个体生命都是具体的、独特的,生命有与生俱来的道德学习潜能。生命道德至少包括关爱生命、感恩自然、追求生命意义这样三层含义。其中,关爱生命主要体现为保护生命、尊重生命、相信生命和敬畏生命四个方面;关爱生命包括关爱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和他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