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06)01-0043-05 德育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现象,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在我国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进而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大学德育面临种种选择的困惑、抵牾与冲突。虽然现有德育模式在理论界有一定的认同感,但德育效果日见衰微。这反映在学校教育的一元价值倡导与现实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冲突上,反映在传统的单调德育手段与外界异常丰富的渠道之间的对比上,反映在德育投入与产出的强烈落差上,也反映在德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受体心理需求相脱节,与道德构建相失衡等诸多现象上[1]。面对社会剧变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学德育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探索一条有效的德育之路,这是当前大学德育需解决的课题。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试图探索一条大学德育的新路。 一、两种传统的德育模式 在提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之前,我们有必要检讨一下当前我国大学德育的主要模式。 我国大学德育模式主要有两种:给予性德育模式和选择性德育模式[1]。 (一)给予性德育模式 给予性德育模式是以塑造和提高人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为根本目的,对受教育者施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德育过程主要是一个塑造与被塑造的过程。该模式的基本特征是:(1)以理论和知识体系为中心;(2)强调对学科知识的掌握;(3)视知识为绝对真理;(4)推行学术精英主义;(5)教师被视为学科专才;(6)单向传授式教学;(7)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已知答案;(8)决策权在教师手中。 给予性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其一,思想品德主要包括政治观念、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三个方面,其形成必须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特别是通过自上而下、由外到内的理论灌输、观念训诫和思想诱导,才有可能迅速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修养水平,才能统一大学生意志,并最终使其具有一定的社会政治理想。其二,青少年身心处于发展时期,身心发展不成熟、知识不丰富、社会阅历不深、思想可塑性大,他们有接受教育的需要,因而应以给予教育为主,以促进其社会化进程。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康德曾断言,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洛克也说:“我不能不认定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中国也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古训。看来,这一模式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均有其坚固的思想基础。 (二)选择性德育模式 选择性德育模式是以社会所认同的价值观和价值规范为德育目标,运用感知觉能力、环境诱导、自我领悟等方式,依靠学生自我生成的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的基本特征与给予性德育模式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仍然重视理论和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强调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视知识为绝对真理等;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如以学习技能为中心,重视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鼓励批判性思考,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等。 选择性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其一,人是有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的,是发展中的人。人学习什么,接受多少均取决于自己的个性选择与倾向。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是一种政治动物的观念、费希特关于人的自我完善的神秘主义、洛克的“白纸论”、存在主义的“自我中心论”和人本主义的“指导性咨询观”等无不以此为教育学基础。其二,教育是一个自由生长的过程。美国自由学校始创者A.S.尼尔认为,要使儿童成为完善的成人,就必须允许他们具有自由的环境。认知派的主要代表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价值澄清学派的支持者也认为,任何强制或灌输的方法都不可能达到“把价值体系变成我们内心的信念”的目的,因此坚持建立一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不是要去灌输或引进任何一种特殊的新的价值观,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他们已经具有的价值。看来,选择性德育模式也得到许多人的认同。 综上所述,给予性德育模式和选择性德育模式理论基础不同,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给予性德育模式是极端功能主义,据此,道德仅仅由程序产生,具有唯一的合法性。人的道德是被给定的。这一模式虽然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对知识的摄取颇多,但它迟早会蜕化为教条主义,最终只会导致“所传授思想”的僵化和绝对化。所有的绝对化观点,所有能轻松运用的精致理论,如“命令就是命令”,“法律就是法律”,甚至“法就是正义”,这一切知识都是不真实和呆滞的。只有那些开放的、未完结的、尚有疑问的东西才具活力。埃迪特·施泰因精辟地论述道,人完全不可教授和学习哲学,只能探讨哲学。选择性德育模式较之给予性德育模式而言,在激发人的创造性与主动精神方面,无疑是进步的。但选择性德育模式仍然是一种极端存在哲学,据此,人自己形成其道德。这既是“自由意志”的体现,也是那种从人的本能出发的、低层次的思想和意识。因此,两种倾向均须避免。 二、德育生活化模式的提出 (一)德育生活化模式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