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28日至30日,全国“消费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各科研院所的5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消费时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语境变迁与学术取向 章国锋(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认为,消费社会导致了人的本质的歪曲、社会等级结构的变动以及文化文本和商品的相互占有。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变成了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以至于商品的泛文化化和文化的泛商品化成为这个时代重要的文化特征。文化语境的这种变迁,使得文学与文化视域内的中国问题变得异常突出。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指出,中国的当务之急不是抬升消费主义文化和身体文化,而是建立中国在国际上的重要身份。一个重塑“中国文化形象”的时刻到了。曹顺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对重塑“中国文化形象”问题,近十年以来已有具体推进。这次他进一步认为,消费社会所致的语境变迁为中国的文学研究提出了如何实现普遍知识和异质知识调谐的问题,即如何在普适学理的支撑下建设由民族知识话语所构成的文艺学:全球化时代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文艺学。 社会的转型或许更易觉察一种文化和理论的缺失,而这种缺乏本身又构成了这个时代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学术语境。余虹(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指出:真正的现代性文化是独立自主的自由文化,其目的是对纯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自身的反思和批判。而渐次进入消费社会的中国迄今未能形成这种文化,导致中国现代文化的结构性缺失。吴兴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则发现,自“自然法的纽带”断裂之后,几乎除哈贝马斯以外的所有批判理论缺失了一个关键性环节:价值立场和事实分析之间没有规范性论证的展开。由于规范领域的缺失,大部分批判理论家所持的价值图景都不是法理性的,而是审美主义的。社会理论需要对位准确的规范性论证和法理性批判。 对消费时代文学、艺术内部关系变动的科学描述和认知,也是今天文艺学界理论推进的实质性进路。冯宪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将消费时代的美学特征打趣地概述为“美是欲望的感性显现”,并认为文化与审美已经被商业殖民。冯黎明(武汉大学中文系)认为,文化和文学的认知功能的游戏化转向,是消费时代文学式微的真正原因。徐岱(浙江大学国际文化学院)也注意到消费时代艺术娱乐性的凸显。但他仍然认为无论如何,消费时代的艺术实践仍须张扬“精神”这面旗帜。曹万生(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认为,文学人文性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概念,近代社会产生的消费性融入适应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要求。因此,不要对消费时代与消费有涉的文学持藐视态度,关键是对其中具有永恒意义的人文性的发掘与阐释。刘朝谦(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也取大致相同的立场,他认为消费时代的每一次肉身的解放都是人的精神的一次性生成。马正平(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和马良怀(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则认为,消费文化最终消解了神圣和诗意,其背后是人性的变异。 这些言论在观点上的歧异,实际上触及到消费时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立场、范式等问题。就此王晓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对消费时代文学、文化研究范式的强调与调校具有普遍意义。在他看来,消费文化也是一种市场社会化的文化,研究者对于社会公共领域问题的揭示,在很大程度上必须进入体制内,即位于刊物和出版机构所提供的平台上才能进行言说。张怡(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也感到,在大众文化研究的语境里重构文学观,解决文学与现实历史的紧张关系势在必行。毛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则认为,应当实现知识分子单一的精英话语向精英、公众话语的渗透、融合、交流与互动。 二、现实关怀与问题研究 1、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陶东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把中国学界的大众文化研究分梳为批判理论、新“左”派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三种研究范式,并把自己的研究定位在后者,核心是强调他的历史主义立场。其实质是求证他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论说的正当性。但由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一命题本身的含混和隐含的广阔的想像空间和阐释空间,使对其的修补、调校、追问、拆解、批判成为可能。钟仕伦(四川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重新阐释马克思的美学命题“美学上的反感”,目的就是要祛除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非美学”因素。邱晓林(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指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不可缺少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视野,也是要人们警惕其可能成为消费意识形态的合谋。傅其林(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则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本身就包蕴了消费意识形态、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意识形态。马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指出日常生活审美化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人文知识的产物。任真(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认为,在消费社会中个体的真实性被有意掩盖,其审美状态也被有意地保留在快感阶段。阎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对一个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文本“农家乐”进行别开生面的文化解读后认为,它不仅是中国式的、典型的后现代拼盘,而且还在人为地塑造一种理想化的关于欲望与感官“解放”的审美意识形态。 2、文学文本、文学经典和文学批评。蒋荣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认为,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就是以时空区隔来割断读者与文本间的实用意义联系,从而将生活事件、器物等实用文本文学文本化的其实用性与文学性互为表里的文本。张荣翼(武汉大学中文系)指出未来理想的文学模式应是境域表达模式。欧阳友权(中南大学文学院)发现网络文学是消费意识形态的文化表达。李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认为文学经典与消费主义文化之间有必然的冲突;文学经典被影像化是一种历史发展趋势。唐小林(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审理了消费时代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指出这一文化事件的实质是剩余权力文化资本的争夺,其结果很可能是红色民族国家神话的终结。周晓风(重庆师范大学)认为消费时代的文学评论既可以作为知识资本,又可以作为消费对象。欧震(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通过对读者之得以建构的历史语境的梳理,以及这个历史语境在消费时代的事实上消失,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读者已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