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用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对人们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人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和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高校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的本质要求。在教育改革日趋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条件下,强化知行合一,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现代教育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 一、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已成为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和形式。从本质上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根本性的问题,是思想品德、作风意识、行为习惯、为人处事以及对人、对家、对国、对社会、对自然的准则态度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被大学生和社会的认可程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发挥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强弱。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注重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根本要求。 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一直是我国高校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践行,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样的方法,在高素质综合人才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来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社会价值观普遍的嬗变和重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和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普遍感到,现在的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大学生更不一样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如唐吉诃德的矛头与风车,找不到方向,找不到着力点,好比一记重拳击在棉花堆上,被消弭为无形。这种“疲软”或是“弱化”状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直接体现。这种高消耗、低效能,重形式、轻实效的现状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影响了高校基本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了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培养质量,而这最终影响的将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就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深切忧思。《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已成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社会各界所必须面临和解决的时代课题。 二、知行不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直接原因 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课题,历代哲学家对知行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孔子曾说:“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荀子曾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到宋代以后,关于知行问题的探讨更是如火如荼。王阳明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此是我立言宗旨”,王阳明并把行解释为“体究践履”、“实地用功”,“凡谓之行,只是着实去做这件事”。王船山提出“知行相须,并进有功”,“盖云知行者,致知、力行之谓也。唯其为致知、力行,故功可得而分。则可立先后之序。可立先后之序,而先后又互相为成,则由知而知所行,由行而行则知之,亦可云并进有功”。 从以上言论来看,对于知行关系众说纷纭,但从总的来看,他们大都重视言行或者知行的统一关系,重视实实在在的践行对于个人道德修养、事物发展的价值和作用。“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这个道理。这给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考。反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知行不统一,知行严重脱节,“知”得多而“行”得少甚至不“行”,把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纯粹的理论问题,课堂教学成了“假、大、空”的说教与灌输。主要体现在: 1.过分强调社会期望,忽视内心追求 一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过于理想化的社会期望,忽视了大学生内心的追求。社会期望作为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必须要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紧密相连。没有大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社会期望也就失去了动力,就会成为“单相思”。因此,大学生觉得社会对自己的期望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很难在情感上对社会期望引起共鸣,从而失去了去实现这一期望的信心,更别说去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这种过于理想化的期望与社会上种种不合理现象两者的强烈反差会使大学生对这种期望产生怀疑和不信任,从而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 2.过分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浸炼 德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门特殊课程,它的目的不是仅向学生传授并使之掌握一套固定的知识体系,不是仅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学会做人,从而形成一种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即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形态,而是一种行为的特征和倾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以知识的传授为满足,而忽视实践的浸炼,最重要的是应在学生的“知”与“行”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道德知识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并在实践中使这些知识得到浸炼和升华,成为大学生内心的深刻体验和自觉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