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做出了新的重要部署。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和改进,大多只满足于文件的层层转发,大小会的宣讲,且宣讲只停留在原理、原则的阐述上。既不深入社会、社区、学校实践,也不深入分析影响新时期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障碍因素。人们普遍感受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过于空洞,缺乏实效,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新范式已是势在必行。 一、社会变迁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网络也是健全的,热爱国家、合作进取、团结友爱、遵纪守法已成为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但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随着国内外形势和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我国传统的优秀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等已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并与高速发展转型的社会形态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问题向学校延伸。广州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城市之一,2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使广州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也应该看到,在广州社会阶层的划分上,富裕阶层、中产阶级和贫困家庭比例仍不协调,中产阶级远没有构成社会主体,贫富差距仍有扩大趋势。大量外来工涌入广州,社会成分复杂,社会教育体系和学校教育体系都面临沉重压力,社会道德净化工作依然严峻。广州中、小学校教育差别甚大,学校布局不合理,麻雀学校、小而全学校依然存在,加之学校教育以升学为导向,学校成为社会的缩影,学校小环境所取得的正面教育作用部分被抵消。 第二,大众传播媒体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在信息发达的今天,电视、电影、网络、录像、音乐、报纸、刊物等大众传播媒体,尤其是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不断传送着浩浩渺渺的各种信息,充满了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现象,各种不同的、相互冲突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使未成年的孩子们无所适从,失去判断力。这些媒体往往成为未成年人问题的诱因和催化剂。[1]以未成年人上网动机和内容的选择为例。据广州大学教科所调查,广州市中小学生有37%是玩游戏,找朋友、聊天占20%,网上学习看新闻的占12%,收发邮件、看VCD等占31%。特别值得警惕的是62%的上网未成年人偶尔访问过不健康网站,浏览黄色内容,另外,未成年人的“网恋”现象也普遍存在,承认自己有网络情人的学生占调查学生总数的8.7%。 第三,家庭问题日趋严重。由于社会急速转型,广州市家庭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变化。在广州市未成年人队伍中,96%以上已是独生子女。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工作繁忙,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时间日益减少,家庭内部亲情交流日益短缺,父母与孩子们进行有意义的交谈的时间有限,孩子一些品行的变化,父母也就不易察觉。可以说父母与子女的疏远,是社会发展所付出的一大代价。随着未成年人年龄的增长,父母与子女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会增大,形成代沟,越来越多的孩子尤其是单亲家庭子女往往想从同伴那里寻求共鸣和理解。改革开放以后,广州市离婚率上升很快,单亲家庭、离婚后再婚家庭较普遍。其中一些家庭因为缺乏爱,孩子们表现孤独,缺乏同情心。这种现象给未成年人教育造成了源头上的困难。同时,家庭教育也普遍缺乏正确导向,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下,许多家长已从“德才兼备”向“学习成绩”偏移。 第四,文化市场上的审美错位。社会文化历来负有传播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引导未成年人在美的薰陶中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功能。而今,令人忧虑的是文化市场出现了审美的错位。文学艺术中的审美错位主要表现为四个颠倒:一是誉庸俗贬高尚;二是誉感觉贬理智;三是誉调侃贬拼搏;四是誉奢侈贬勤俭。这些颠倒以文学、艺术、音乐、影视的形式出现,又寓于求知求美的阅读和欣赏之中,对审美观尚未形成、辨别能力比较弱的未成年人具有更大的腐蚀性和诱惑力。 第五,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的失衡。在中小学教育中,重智轻德的失衡状况一直未有实质性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以考试分数定录取线的高考,仍在主宰着中学的教学。升学率依然是衡量一些中学声望和地位的首要标志。这种现象不仅未有改变,而且还在从高考向中考延伸,初中升高中也在以中考的分数线定录取。在以考试分数计成败的升学率面前,智育怎能不被抬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德育怎能不退居其后,陷于“说起来重要却对升学无任何意义”的尴尬境地。因此,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智育的力度可能是加强了,却是以德育的削弱为代价;受教育者的文化水平可能有了提高,却是以思想道德水平滞后甚至下降为代价。教师们对这样的失衡并非心无疑虑,但又不能不服从于“以考试分数定成败”的指挥棒而徙呼奈何!家长们对这样的失衡更是常有不安之心,但又不能无视子女的前途而另觅成长之途。理智失衡之顽疾不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从何推行?中小学德育的首要地位实在难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