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首先要解决德育和智育“一长一短”不协调发展的现象。笔者认为,“一长一短”现象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表现是“重分轻能”、“重理轻文”、“重智轻德”;在家庭教育表现为“重身轻心”、“重养轻教”;展现在未成年人身上则表现为重技术轻劳动、重个人成功轻社会服务、重现实享受轻艰苦奋斗。应当说,未成年人成长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而责任则在家长、学校和社会。 第一,教育目标迷失:追求分数、升学率和精英培养模式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一些学校强调竞争、单兵突进的片面化教育,导致了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集体无意识”。不少学校只关注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多少和升学率的高低,而不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只看学校培养出了多少考试“尖子生”,不看学生的思想道德如何。学校的一切工作就是围着课本转、围着老师转、围着考试转、围着升学转,盲目地追求分数、追求升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这种以追求分数为目标的教学方式的弊端,就在于教学内容单一化(以考试科目为准)、教学形式简单化(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目的片面化(以知识掌握为目的)、培养目标唯一化(以升学为目标),最终后果就是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特长和道德素质,换来所谓的高分和高升学率,使学生异化为考试的机器。以小学一年级学生为例:25公斤左右的体重,书包竟重达5公斤以上;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大大超过了成人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加之名目繁多的测验、考试和评比排队,弄得学生和家长压力甚大,即使节假日都搭上也难以达到老师要求。由此导致了比较普遍的厌学情绪甚至走向极端。超负荷的学习负担,沉重的精神压力,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挫伤了儿童的个性爱好、兴趣特长,而且,严重扼杀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而我们不少父母,把家庭教育又片面理解为知识教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都是次要的。认为只有进重点中学、上大学,才能成材。因此,孩子的学习成为许多家庭的头等大事,“分数”成为家长与孩子嘴边最频繁提到的字眼。甚至孩子“考多少分”成为许多家庭气氛的晴雨表。不少家长甚至从孩子一两岁起,就有计划地实施“早期教育”,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失去了童年的欢乐。许多孩子童年没过完,童心已不见。由于孩子一门心思学习,在家什么事都不干,因而缺少基本的生存能力。许多孩子到了高中还不会叠被子,不会削苹果,女生六年级了,不会梳头。甚至有的孩子上了大学,许多生活方面的事情不能自理,而难以适应大学生活,提出退学回家。不少大学生不懂得体贴父母,认为父母为他们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连封家书都懒得写。 第二,教育领域“一长一短”,导致“问题大学生”现象增多 从2000年“徐力弑母”、2002年“刘海洋伤熊”、2004年“马加爵杀人”到最近江西医学院“薛荣华砍杀七人”事件,值得认真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上述4人都考取了大学,中学时代都是学习优等生,其中还有获得三好学生的。好学生犯罪是最令人心痛的。这严重反映了我们教育的失衡,也就是“一长一短”问题,即评价机制和目标导向偏差,科技与人文教育不协调,忽略心理情感训练等综合作用导致的严重后果。 首先,源于竞争社会大背景下的应试教育根基深厚。我国当前劳动就业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与不协调,影响和导致了一段时间内我们整个社会人才观、价值观、精英观、发展观的扭曲,并将不合理竞争提前传导到中小学乃至幼儿园,所谓“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即为一说。其次,源于升学指挥棒的无形威力,以及对老师的评估、考核、任用和效益的挂钩,由此形成一个悖论:一方面学校、老师并不赞同增加学生负担,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违心地增负加压,在怪圈里往返循环。再次,也源于家长对独生子女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无论成败都是百分之百”、“不成龙,便成虫”,对子女挤压之能量绝不亚于学校、老师。从宏观到微观,从学校到家庭,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中小学生负担、压力焉能不重? 另外,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德育教育脱离实际、脱离青少年心理需求,“高大全”、“知行不一”;传统文化的根被忽视,西方强势文化与因特网对青少年影响甚大。因此,未成年人的问题,根子在教育,成人社会是负有责任的。 第三,应试评价机制不突破,未成年人快乐健康成长没希望 1、要彻底改革应试教育,建立新的评价标准。应大力提倡“精英教育”理念向“平凡教育”理念的转变;处理好知识传承与人格教育的关系(“教育”与“教化”);提倡“平等教育”,坚持“无痕教育”。 2、处理好养成教育与技能学习的关系。当下是我们家长的心态变化导致了家庭教育出现偏向。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家长们对孩子的成败带有“下赌注”的感觉。 现在成人围着孩子转的“小太阳”现象,被认为是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但“小太阳”现象只是独生子女教育中的表面现象,并不表明中国家长倾向“儿童中心”或“儿童本位”。恰恰相反,更多的情况是:成人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沿着成人预先设计好的成长轨道一步一步前进,这是一种表现为“大太阳”现象的“成人中心”的“成人本位”。“大太阳”现象是问题的实质。“大太阳”现象才是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基本特点。因此,教育家长是当前家庭教育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