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Situation)这个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等1918年在《欧洲和美国的波兰农民》一书中最早提出,后来在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经常使用。情境是从认知的角度说明行为者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行为者在行动和活动之前对于环境(客体的总和)的知觉和认知,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多少加进了主观成分,从主观上给予规定和把握。这种从主体上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叫情境。”[1](P49~50)在现代教育学研究中,情境这个概念被广泛使用,其中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论等具有代表性。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一般情境与环境通用,用来指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条件。其实,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相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样是影响其思想和行为的外部条件。 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经验与不足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史上,虽然没有把情境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之中,但这不等于说没有教育情境设置的实践。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情境创设的经验至少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统一的教育情境的创设。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一度成为主要的内容,由此也创设了与这些内容相适应的教育情境,比如与革命传统教育相适应的历史情境的创设,与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的民主生活会制度建设,与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情境的创设等。这些情境反映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求,把一定的理论与历史和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对受教育者主动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创设越来越重视。既然教育情境体现了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教育客体的参与就成为情境创设不可缺少的因素。对于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在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中曾经是一个相当成功的经验。比如,革命战争年代,军队在对战士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官教兵的同时,也重视兵教官;新中国成立后,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倡的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以及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师生讨论互动等都是鼓励受教育者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效情境。 第三,利用媒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创设,开始得到了初步的重视。建党初期,我们党就非常重视通过报刊来宣传马克思主义。建国以后,我们党不仅重视党报、党刊的建设,而且拍摄了大量体现主旋律的电影、电视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进入了生活,同时也进入了课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教材,也成为进行理论教育的背景资料。目前,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正在成为一个新的课题,被提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日程中来。 同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情境创设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视政治需要,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政治为中心的传统形成了偏重于政治需要的思维方式,而对怎样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创设过程中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要求的认识不足。所谓满足政治的需要,是指注重宣传的声势,习惯于采用政治运动的方式来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而遵循教育的规律,至少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其一,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状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不同的群体之间也存在着职业背景、受教育程度和成长经历等差别,这些差别形成了他们对教育内容的不同选择特征。其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同样的个体在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其身心发展规律是不同的,思想品德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由于缺乏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重视,我们过去的政治宣传不分对象、不分群体、不分年龄差别,一律接受同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影响。结果,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忽略了受教育者的接受性,导致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认同度不高。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其他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不强。虽然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设置上下了许多工夫,但由于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系统研究,这些情境怎样发挥作用,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比如文化广场、艺术节、科技节等,是为了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的育人情境,可实际上却往往变成了点缀的形式或经济利益的附属物。由此,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而创设的情境却没有被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之中,没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等形成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被割断了。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意义生成性不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受教育者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因此,设计一个学习情境首先必须明确需要学习什么,行为发生的真实世界情境是什么,接着选择其中的一个情境作为学习活动的目标。这些活动必须是真实的,必须是这一领域中进行真实问题的解决和批判性的思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境设计普遍存在着对受教育者意义建构的忽视。譬如,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情境,近年来我国社会实践却遇到了许多困难。除了经费等客观原因外,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缺乏对意义生成的考虑也是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