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价值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以往对大学生的管理,比较突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即单纯从党、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而忽略了其间的个人价值,即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利益和实现,对人生的实践所具有的直接或间接的意义。这种现象的存在,除了无法完整地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价值,充分体现这两种价值的统一,更导致了许多人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思想政治教育低效甚至无效的不良现象。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把管理和伦理紧密结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价值效应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及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的政治优势。”(注: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对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而言,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意味着我们拥有了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价值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管理的规律性和价值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既然也属于管理领域的内容,就必须始终坚持按照管理工作的规律性和价值性来进行,确保其社会价值的全面实现。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管理,更趋向于重视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即人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的过程。为此,管理者就必须针对大学生的客观实际,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以及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具体情况,对他们开展恰如其分的管理工作,真正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管理的规律性还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效率原则,反映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在应该注重大学生管理的科学决策程序、计划的制定方法、合理的组织原则、有效的指挥艺术和严密的调控机制等。它完整地表现了管理的科学性和通用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性则体现在遵循价值原则上面。我们通常所说的价值,一般讲的是客体对于主体所具有的意义或事物存在的意义,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满足,即有用性。在大学生管理中,同样存在着主客体之间一种客观的、基本的关系。因为管理是管理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操作模型,必然包含着价值因素,体现着价值关系,凝结和反映着管理主体的价值追求。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考虑事实层面和应然层面两层价值。事实层面意义上的价值含义主要指大学生的客观现实能满足管理者当下的要求;应然层面意义的价值含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国家和社会在培养目的中对大学生预设的应然意义上的价值;二是指“应如何”的规范或价值尺度。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预设的应然意义上的价值,作为应当,它是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预期的、合目的的发展要求,是社会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为大学生对于国家、社会的生存、发展、完善应当产生的积极效应,它以目标、理想、宗旨等形式存在着,对现实的不完满性来说,它代表或标志着某种完满性,是一种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超越性存在。它除了体现和合乎管理者的目的和愿望,同时它还可以转化为事实价值,只不过它的价值是“将来时”而已。这种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表明我们的管理工作不仅指向当下活动,而且指向未来的活动,给未来的活动确定目标,使过去、现在、未来在大学生身上体现得浑然一体,成为体现大学生人性的要求和尊严,符合他们全面发展的社会终极目标。这样,思想政治工作的个人价值也能得以从中展示出来。 3.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觉自愿的活动。人类的管理活动作为主体性活动必然包含着目的性和价值性,表明了人作为主体自己决定自己行为的主动性,这就与受强制的活动划清了界限。如果一个活动主体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那么这个活动主体会感到不自由。而自由就存在于活动主体能自己决定自己的目的,并按照这个目的去行动的过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主动接受某种思想、树立某种信念、追求一定的目标,进而达到一种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对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实现目的的方式和方法,使之在调节自身的行为活动过程中左右逢源,处处自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体现为大学生对自身行为合乎价值性和合乎规律性的调节,进而转化为自由的自觉原则,这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身上完整体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最佳形式。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价值 伦理活动作为一种人类起源最早、最基本的精神性活动样式,所指向的是人类自我的内部世界,它在本质上是人类对自我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规范、设计和引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伦理价值,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大学生的社会化。大学生的社会化,对大学生本身来说是重要的,对社会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大学生个体,一直处于一种从学校到学校的过程,尽管他们始终生活在现实的社会里,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社会化了。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现实、具体的社会存在物。但这并不等于人一生下来就是社会的人,就是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一个人要想成为社会的人,真正融入一定的社会生活,还需要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与人的社会化过程密切相关,并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中,大学生个体生存意义的获得,个人才能的发展,事业、爱情的成功等等,都必须在一定的社会中实现和完成。一个人只有先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而活动,才能在这个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在一定的伦理规范的制约下进行的。伦理作为人类自我发展在个人欲望的满足和社会秩序的和谐之间的一种平衡机制,既是人类自我实现的方式,也是社会矛盾的调节方式和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它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以及交往活动提供必要的秩序,提供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和自我完善的方式。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正是大学生个体与社会的磨合过程,在这个磨合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能使大学生获得社会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和掌握一定社会的运行规则和通行的价值观念,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个基础上,大学生才能顺利完成社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