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巨大挑战,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超常利用、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成为“三个代表”忠实的实践者,就不能回避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安全,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的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1]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建设,注重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道德观的引导,是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一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其实质是要求人们以道德理念去维护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持续利用。 生态道德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而产生的。近一段时期,人类社会的技术力量迅速发展,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正在不知不觉中向人类的精神世界迅速蔓延。心理学家弗洛姆说:“二十世纪尽管拥有物质的繁荣,政治与经济的自由,可是在精神上二十世纪比十九世纪病得更严重”[2](P163)。马克思则更尖锐地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日益控制自然,个人都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3](P261)。所谓“精神上的世纪病”,所谓“人的生命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实质上就是看到了技术进步导致生活环境改变并进而影响到人性的全面发展,造就了20世纪的“平面人”、“单面人”。这正是人性贫乏、人格萎缩、精神孱弱所导致的结果,也是人被“物化”的结果。现在看来,马克思在那个年代,对“人性的健康发展”这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权衡了工业化所带来的利弊。一个多世纪来,生态“道德的败坏”也由自然生态、社会生态逐渐扩展到人类的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层面上来。可见生态道德教育已经成为目前高等学校整个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道德教育必然要冲破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些界限,把传统道德责任从强调现实利益延伸到人类未来的利益。它要求人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崇高的思想境界为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和可供利用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以谋求人类自身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和人类发展权利与自然生存发展权利的统一,使人类在更高层次上复归自然,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以往的传统道德教育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其观点主要表现为“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惟一相关因素”,“人是惟一的道德顾客,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人是惟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其它存在物都只具有工具价值,大自然的价值只是人的情感投射的产物”[4]等。由于传统道德教育的偏颇,高校生态道德教学存在一定的缺陷,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指导思想缺乏全局性。近年来,高校(尤其是自然科学技术专业)普遍认同并推行的一种专业设置方式是将原来的专业面拓宽,注重课本中现代科技发展中知识信息的增多。这一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将强调基础与强调应用统一起来,在解决计划经济时代高校专业设置过细过专的问题方面和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效果常常局限于适应性的增加和知识面的扩大这些方面。由于这种指导思想缺乏教育的全局性,当人们在应用领域出现了某种新技术,并意识到它可能产生的社会伦理或道德等方面的问题而对人类构成威胁时,才迫不及待地进行道德教育的补课。“克隆人”现象是最典型的实例。二是教学思路缺乏前瞻性。从7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环境的目标逐步从环境保护转向关照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考虑生态问题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因素。由此,西方许多著名大学在教学研究中,把维系生态道德观列入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如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题为《增长的极限》的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当时西方发达国家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和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因此,对于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面临空前困境的预言,人们根本听不进去。但1973年爆发的世界性“石油危机”使得西方国家如大梦初醒,原油价格上涨四倍,经济陷入严重混乱。1979-1980年世界原油价格第二次飞涨,导致西方社会的发展大大放缓,整个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1981年为1%,1982年为0.75%。西方大学中从70年代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关于人类困境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就没有停止关于生态、不可再生资源等问题的学术研究和交流。纵观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教育,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的目光大多停留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层面和外部层面,即只是关照人类与其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方面的交流和转换。因而,总是把生态问题的解决寄托在与此相关的技术手段上,忽视在各学科的教学中灌输生态道德观。缺乏人文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将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和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人文精神简单地转换成毫无生命质感的经济数据,将人变成机器,将幸福、道德等同于经济指标。三是大学生在生态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同上缺乏一致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也面临着变革与发展的挑战,这主要是反映在学校的一元价值倡导与现实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冲突上;反映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受体心理需求相脱节、与道德构件相失衡诸多现象上。当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利益发生碰撞时,大学生在生态问题的价值取向上便发生转变,以至于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为获取更多更好的经济利益或个人名利而忽视人类未来的利益和对未来的义务。这种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不和谐的“两张皮”现象,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