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基本范畴。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人们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在当代社会,精神动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深入探讨精神动力范畴,把握精神动力的内涵、本质与特点,对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精神动力范畴的历史发展 究竟什么是精神动力?要回答清楚这样一个问题,就需要考察精神动力的范畴演变,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动力的基本提法和观点。 早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就试图对精神动力现象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和界定,而且这种尝试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一书中指出:“灵魂是生命体的起因或根源。”在亚里士多德时代,灵魂往往代指精神。在他看来,灵魂或精神是生命体及其生命运动的根源或起源。他把起源、根源和起因在同一语义上使用。因此,他认为灵魂或精神是生命体及其运动的起因。虽然这一观点含有灵魂先于生命、精神先于物质的唯心主义色彩,但已接近于提出精神是生命活动的动力的思想了。他所说的灵魂起因或精神起因,是精神动力概念的萌芽。斯宾诺莎指出:“人的某一个情欲或情感的力量可以那样地超过他的一切别的行为或力量,致使他牢固地为这个情感所束缚住”[1](第162页)。斯宾诺莎提出了情感动力的思想,而情感动力正是精神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指出:“所谓意志,就是指一切有理性者所具有的起因力;所谓自由,就是指这种起因力,在不受本身以外任何其他力量的影响下而能独自发挥有效力量”[2](第375页)。在这里,康德提出了“起因力”概念。他讲的“意志起因力”也就是“意志动力”。在他看来,意志自由就是意志主体独自发挥意志动力的有效力量。黑格尔指出:“我们对历史最初的一瞥,便使我们深信人类的行动都发生于他们的需要、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兴趣、他们的个性和才能;当然,这类的需要、热情和兴趣,便是一切行动的唯一源泉——在这种活动的场面上主要有力的因素”[3](第58,59页)。他还说,“那个使它们行动、给它们决定的存在的原动力,便是人类的需要、本能、兴趣和热情”[3](第61页)。“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称,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3](第62页)。黑格尔明确提出了“行动源泉”、“原动力”的概念。显然,黑格尔已形成了关于人的行为动力的思想,并且认为人的行为动力既包括观念、热情、兴趣等精神动力,又包括需要、本能等非精神动力。这些思想无疑是深刻的。但他把这些动力最终归结为绝对观念所产生,又无疑是荒谬的。费尔巴哈指出:人的“理性、爱和意志力是完善的品质、是最高的能力,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绝对本质”,是“鼓舞人、决定人、支配人的力量——神圣的、绝对的力量”[4](第545页)。他认为,理性、情感、意志不是神的本质力量而是人的本质力量,是决定和推动人的行为的精神动力,并提出了“理性的力量”、“感情的力量”、“意志的力量”等概念”[4](第548页),这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他把理性、情感、意志不是看成现实的人的精神,而是看成抽象的人的精神,因而他不能科学揭示和说明理性、情感、意志是推动实践的精神力量。叔本华、尼采认为意志是推动人的行为的最重要动力。“生活就是权力意志。”[2](第792页)“生命就是追求权力的意志。”[2](第809页)在他们看来,生命意志或权力意志是人类行为乃至整个世界发展变化的惟一的、根本的动力。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虽然强调了意志的精神动力作用,但把意志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和人们行为的惟一动力,则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沼。 现代西方学者在古代、近代研究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精神动力以及精神动力的概念作了进一步探讨,并形成了一些新的见解。 弗洛伊德依据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本能动力”概念。弗洛伊德主张本能是一种“使心理活动起来的需求能量”[5](第34页)。他认为,本能是愿望的心理表现,代表着驱力,是存在于个体内部的激发行为的力量。他把本能看做是行为的推动或起动因素,看成是行为的内在动力。赫尔提出了驱力概念。他说,“驱力概念被界定为所有原初动机的共同特性”[6](第43页)。“人们常说,需要激起或发动与其相关的活动。需要的这种动机性特征,可以视作主要的引起动物的驱力。”[5](第75页)他认为,人的行为必须由驱力或能量来推动,行为的方向由先前的相应刺激反应所决定。勒温提出了动力场说。勒温认为,行为发生于心理场内,许多交互作用的力,决定了处于不同时期的行为。行为取决于个体当时所处的场,场由个人和环境多方面因素构成。个人和环境一起组成生活空间,即行为张力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活动空间。 此外,以皮亚杰、柯尔伯格为代表的认知发展学派,以罗洛·梅、戈尔德斯坦、弗兰克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学派,以华生、马斯洛为代表的行为科学学派等,也都对精神动力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分析。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以及近现代的西方学者,对什么是精神动力的问题,虽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精神动力提出了可供批判借鉴的思想材料,但都很少从宏观上探讨和回答什么是精神动力的问题,甚至“精神动力”的概念都鲜有提及。真正对这一问题作出科学回答并提出精神动力概念的,是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最早科学地阐述了精神动力及其范畴。马克思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明确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明确肯定作为理论的精神可以变为推动群众实践活动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所说的理论力量也就是一种精神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动力的最早表述,但马克思还没有直接提出精神动力范畴。直接提出精神动力范畴并深入阐述精神动力内涵的是恩格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及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对精神动力作了经典表述。恩格斯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第251页)。“推动人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的饥渴而开始,并且同样由于通过头脑感觉的饱足而停止。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7](第232页)。恩格斯认为,人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人的头脑,成为头脑中反映和意识到的动力,即精神动力,才能推动人行动起来。在该书中,恩格斯明确提出了“精神动力”概念。恩格斯认为,感觉、思想、动机、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可以成为推动人行动的精神动力。旧唯物主义“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7](第248页)。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精神动力范畴,充分肯定了精神动力的存在,并深刻论述了精神动力的内涵。当然,恩格斯认为精神动力还有它的动因。精神动力是对客观存在及物质利益的反映,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只有既充分肯定精神动力,又追溯精神动力的动因,才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才是彻底的、科学的精神动力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