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科技优势,实施高频率、高强度的信息辐射,向世人特别是向大学生大肆宣扬西方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我国加入WTO以及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这些都在高校的校园内集中文汇,在神圣的象牙塔内掀起层层波澜。渐渐地,好的校风失传,道德失范,信仰迷惑,审美迷乱,高校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从创新的角度,审视德育,变革德育,走德育改革与创新之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 一、高校德育需要从理念上创新 德育理念是人们对德育的基本看法和理性认识,是先于行动的核心理论和哲学前提。理念关系到创新的成败。没有科学的德育理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德育创新,有了理念的更新才会引起方法的变革。 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传统的德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等因素,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进行呆板的说教,过于凝重,过于“规范”,又过于封闭,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平等交流和自我教育。现代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 高校德育创新,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本性,充分引导和满足人的正当欲望,善于理解和把握人心,最终赢得人心,取得人的信任和教育的主动权,真正解决人的精神激励、灵魂塑造和品格提升问题,真正实现“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的目的。 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审视现实的高校德育,我们会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舍本求末的例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高校的德育实践,我们会发现,许多苦恼、困惑会迎刃而解,在同各种思潮的碰撞中,我们会取得优势,在同西方敌对势力的较量中,我们会占据主动。 二、高校德育需要从机制上创新 笔者认为,要实现德育机制创新,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建高立意、低姿态、近距离的运作机制。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思考、设计德育工作,这就是说德育工作立意要高。但在实际运作中,我们决不能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越是放低姿态、淡化身份、拉近距离、平等交流,就越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创新这种理论上“登高望远”、运作上“拉近距离”的运作机制,能够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教育的亲和力,顺应德育改革的趋势,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经实践检验证明,它是一种效果较好的运作机制。 2、创建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教育机制。自律是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他律是外部力量对行为主体的监督和约束。他律是被动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自律是主动的,可以使教育进入较高层次。他律依赖于自律,通过自律发挥效用;自律以他律为先决条件,通过他律逐步养成。二者犹如人之两手、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使其有机结合,德育工作就更有力量。 建立他律与自律结合的教育机制,通过理论学习、榜样引导、文化熏陶等途径,对人施加影响(他律),使人达到一定的思想境界,从而把人从个体的自然人转变为遵规守纪的社会人,并逐步养成行为习惯,使其遵规守纪、自我约束成为下意识的、自然的反应(自律),经过长期的严格自律,人可以逐步达到慎独的最高境界。这一机制的实践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3、建立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现代德育就是要通过创设人所需要的条件,激发人的动机,从而产生实现目标的特定行为。 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两种机制已被应用于德育实践。善用精神激励,量力辅之以物质奖励,这是巧用激励机制的要点。创新,重在精神激励机制的创新。 关于精神激励,人们一般在荣誉激励方面有所尝试,常见的是评优表模,“特发此证以资鼓励”。其实,精神激励的方式很多,比如参与激励、学习(或工作)激励、目标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满足人参与活动、参与管理的愿望,实际上就是满足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不让其参与,会被认为是惩罚),这是参与激励;设法将人安排在适当的专业(或岗位),让其具有学习(或工作)的兴趣,产生学习(或工作)成效,快乐学习(工作)或享受学习(工作),给人一种自我实现感,这就是学习(或工作)激励;设定集体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使人感到每一步努力都有一个诱人的目标在牵引,这就是目标激励;设法进行情感沟通,使人被真情打动,可以激发出极大的热情,这就是情感激励。 构建各种激励方式有机结合的机制,必定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已被工作实践所证实。 4、建立教育与管理互补的制约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可以看成是一项“软工程”,而依据规章制度所进行的管理,则可以看成是一项“硬工程”,实现两者之间的一种动态互补,把教育的要求体现到各项管理中,无疑将大大提高教育的覆盖面和成功率,使教育在更广大的时空中显示威力,同时,也使管理工作更见成效。当我们把德育原则融于科学有效的管理之中,堵住了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漏洞,消灭了每一个可能存在的盲区,我们所建立的制约机制也就完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