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激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但是,传统激励模式都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加以构建的,如人们常用的物质激励模式、精神激励模式和情感激励模式,这些激励模式一旦运用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去,无疑会有许多局限性,这也是造成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有效性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建立一个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模式是关键。 一、企业传统激励模式分析 1、物质激励模式。物质激励模式即通过物质刺激如工资、奖金、津贴等对职工进行激励。该模式认为,人们基本上是受经济刺激物激励的,金钱及个人奖酬是使人们努力工作的唯一激励。不可否认,物质激励满足了职工最基本的需要,对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企业职工积极性的调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其效果往往使思想政治工作者难以满意。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职工的思想意识,而一味的物质刺激并不能提高职工的觉悟,相反会使职工产生“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这就偏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同时,人的物质欲望是无止境的,而物质刺激是有限的,它受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制约,因此,职工的物质欲望不可能得到充分满足。 2、精神激励模式。精神激励模式就是用目标、工作、参与、荣誉等精神因素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它能在较高层次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也较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低层次需求逐渐得到满足,高层次需求日渐强烈。因而,注重精神激励将成为职工激励的主要手段。然而精神激励在实际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之上,必须和一定的物质激励结合使用,因为人首先必须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然后才是精神需要。否则,即使再先进的思想也无法唤起人们的积极性。 3、情感激励模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特色。情感具有一种动机激发功能,职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不仅依靠外力(如给予各种物质、精神奖励)更要依靠职工的士气、情绪等内部状态的调动。情感激励要求加强与职工的感情沟通,尊重职工,使职工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虽然情感激励模式对于满足职工的情感需要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应用中,往往只强调激励活动中的“人和”效应,偏重于人的作用和价值实现,而缺乏对职工行为的制度约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缺乏理性精神,单纯强调同职工搞好关系,这样的激励效果是不会持久的。 二、企业激励系统模式的构成 笔者认为,企业激励系统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加以研究。从静态看,激励系统包括激励主体、激励客体、激励方式、激励因素等基本要素;动态地看,企业激励系统包括三个动态子系统:激励因素子系统——即用什么激励,激励运行子系统——即如何来激励,以及激励反馈子系统——即检验或评价激励是否有效果。企业激励系统就是这三个动态子系统与激励环境(即在什么条件下激励)相互作用形成的。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笔者将对这一激励系统做具体分析。如图1-1表示。
企业思想政治激励系统模式图 三、新时期我国企业激励系统模式分析 (一)激励环境 激励环境对职工积极性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具体来说,包括内、外两个环境。外环境主要指企业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激励受到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制约。市场经济以获取物质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这种功利性有可能使一些职工的道德观发生偏移,引发“一切向钱看”,主人翁责任感、奉献意识淡化,思政工作者对此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同时,市场经济又给职工带来无情淘汰的压力和公平竞争的机遇,激励工作应适时地做好这方面的转化工作,创造公平竞争对职工外在的压力转化为职工内部的动力,从而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另外,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品质,自强不息,努力进取,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对于鼓舞广大人民努力奋斗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体现,它强调先国家而后个人,这种文化环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不仅要重视对个体的激励,更应重视对群体的激励,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但是以儒家中庸之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存在着弱点,缺乏冒险精神,不能激励人的开拓精神,要改革就要冒风险,企业思政工作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以激发职工的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内环境主要指企业内部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它主要表现企业内部是否沟通良好,是否拥有一个民主气氛浓厚,是否有充满生机的企业的价值观等等。思政工作者为企业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团结、奋进的内部环境,就会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了一个好的激励环境。 (二)激励因素子系统 根据我国实际,激励因素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1、政治性激励因素。社会主义国家企业职工追求政治进步,希望加入党团组织,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决策、参政议政、要求有一定政治待遇等等,这些因素对职工的积极性影响很大。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重视职工在政治上的需要,积极引导职工,严格要求自己,将他们对政治的追求化为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