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842(2002)05-0028-04 用“历史的观点”来评价文学作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文艺批评方面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最早强调研究文学艺术要关注“历史”因素的是马克思,他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谈到,“五观感觉的形成是已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1](P126)。虽然这里的“历史”还仅仅局限在对美感产生原因的考察上,没有明确其是一种批评方法,但却为后来的“历史的观点”的提出,具备了方法论的意义。真正把“历史的观点”作为一种批评方法明确提出的是恩格斯,他分别在评价德国作家歌德和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时提到,“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2](P258)“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3](P587)由此可见,这个由恩格斯提出来的、由马、恩共同创立的“美学和历史的观点”,便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中的经典批评方法,并在以后的批评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指导意义,甚至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主要的文艺批评方法。 所谓“历史的观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主义观点。具体地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在文艺批评中的具体运用。“历史的观点”虽然是由马、恩共同创立的,但两位导师却存在着对这种批评方法的不同理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本位与社会—历史本位 虽然马、恩都主张把文学作品放到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去考察,但在这一考察中,马克思更倾向于主体本位,而恩格斯则更倾向于社会—历史本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9世纪是作为一种先进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而出现的,它由从前的以“物”为中心,转到了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实践意义的伟大,因为正是人的实践才把主观和客观、社会和自然、精神和物质联系起来。反映在文艺批评中,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采用“历史的观点”,把作家或作品放到社会历史的发展中,来加以分析,挖掘出作品或作品人物身上所包含的时代的、社会的、特别是阶级的内涵,从而对文学作品生发出精辟的见解。但是也应看到,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历史的发展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但马、恩对待“规律”的态度是不同的,一方面是强调人的主体作用,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对这一“规律”的促成上,表现在文艺批评上就是强调文学的主体性,具体地讲也就是要看到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则还表现在对这个“规律”的遵循上。即在强调“规律”客观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对人的主体性有所忽视的一面。究竟是“人能弘道”还是“道能弘人”,在这一矛盾点上,马克思似乎更倾向于前者,即主体本位;而恩格斯似乎更倾向于后者,即社会—历史本位。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主体性特别加以肯定,“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P125-126)。“人的类特性恰恰是自由自在的自觉活动”[1](P96-97)。这是马克思的主体性哲学观。那么反映在文艺批评的实践上,马克思仍然强调文学的主体性。首先马克思认为创作主体即作家应具有充分的创作自由,他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谈道:“你们赞赏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3](P7)其次,表现在文学批评中对主体的尊重,表现在强调人的个性,强调文学作品的审美性上,在《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马克思强调文学创作要向莎士比亚学习,要塑造出个性丰富的人物形象。第三,强调文学发展的独特性和本体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认为,“关于艺术,大家都知道,它在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4](P112)。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针对伏尔泰创作史诗失败时说道:“既然我们在力学等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古代人,为什么我们不能创作出自己的史诗来呢?”[5](P296)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是反对把文学等同于社会发展的庸俗观点的。 另一方面,恩格斯则倾向于社会—历史本位,这具体表现在,首先是过分强调作家和作品中的人物的社会身份甚至是阶级身份。“主要人物是一定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一定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2](P259)。如恩格斯说歌德是“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2](P257-258)。“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11](P463)。这种过分强调一个人的社会身份的做法,必然影响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其次是过分强调作品思想内容中社会现实成分。也是在给拉萨尔的信中谈道:“而您不无根据地认为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大概只有将来才能达到,也许根本不是由德国人来达到的。无论如何,我认为这种融合正是戏剧的未来。”可见同样是要求拉萨尔学习莎士比亚,恩格斯更强调把莎士比亚当成一种艺术表现手段;第三是强调文学的发展观念。“古代人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而在这里,我认为您原可以毫无害处地稍微多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3](P582-587)。由这里可以看出,恩格斯对文学的发展观是持肯定态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