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美育 美育通常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然而它的内涵绝不仅仅限于“审美”(即认识美)或美感(即感受美),由于美是人所具有的真与善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所以美育内容要广泛得多,它有主体感受能力、认识能力的培养问题,也有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自我完善的追求等更加重要的问题。因此,如果采用人们习惯的称谓,把美育叫做“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的话,就一定要明确美育作为人类全面教育中的一部分,作为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所包括的全部丰富内容。 美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人类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连的,美育来自人类社会实践,又反过来促进和影响着人类社会实践。一定时代的美育发展水平,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就是说美育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作基础。此外,还应看到,作为教育活动之一的美育的发展,除了受社会生产力及物质条件的制约之外,还会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文化的巨大影响。因此,美育的发展并不总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保持平衡。美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在阶级社会中,美育被打上阶级的烙印,各个阶级都要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来培养和造就本阶级的接班人。无产阶级美育用革命的、前进的、真善美的东西来熏陶人们的灵魂,帮助人们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健康的审美观念,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美育是在引导人对于美进行感受、鉴赏时,在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美的活动时,凭借形象思维方法,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实现的。美育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起感情的激荡,造成感情的共鸣,在愉悦中受到教育。正因为如此,美育不带有一般教育所具有的强制性,能使人们心甘情愿地去接受美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操,获得精神的满足与愉悦。正因为美育具有这些特点,美育才成了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美育在整个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可以全面发展人的性格,使人完善品格,荡涤心胸,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因此可以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而是培养和谐的人。”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说:“我们不是培养小提琴家,而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德国美学家郎格也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艺术家,还应该培养具有审美能力的公民。”这些教育大师将美育提到了一个培养“和谐的人”、“合格的公民”高度去认识,一个“和谐的人”、“合格的公民”就应该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协调、统一地发展,德、智、体、美缺一不可,它们互相关联,相辅相成,同时又是互相不能代替的。这正如王国维所说的那样:“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述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感)是也。”[1]由此可见美育在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美育教育的特点 我国培养出的人才应该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就要求教育者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主要是使人对善恶的原则界限加深理解,它偏重于说理,并要求人们用一系列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而美育主要是靠美的形象打动人,把思想道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以美引善,使人在效法榜样的潜移默化中实现道德教育,使人乐善好为。美育在德育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育具有形象性、寓教于乐性、感染性、创造性等特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其独特优势,发挥其德育教育的功能。 首先,美育的特点体现在它是直接诉说情感,它是一种情趣上的陶冶,具有极强烈的感染性。与德育不同,德育强调的是以理服人,佐之以监督、奖惩等手段,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美育则注重以情动人,以熏陶方式诉诸人的审美情感,“使人的感情发达,以达完善之域。”[1]既异曲同工,又更自由自觉,比德育可能有更强的渗透和改造力量。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时任教育部长和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就极力提倡“美育”,他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他认为:美育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对隐冶情操,感悟人性有着极好的功效。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人们心中所唤起的感觉,只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2]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感情的纯洁是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而这种感情正是音乐和歌曲培养出来的”,所以“音乐是影响青年心灵的一种无可取代的手段”,这是因为艺术作品能使人在感情上引起共鸣,甚至进入忘我,艺术的感情就会变成人们心灵的营养,从而长久地熏染着人的心灵。心理学家也认为,感情是形成思想和概念的基础,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因而,感情积蓄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并转化为行动,且蓄之愈久,出之愈烈。 第二,美育的特点之二表现在“寓教于乐”。此论倡导于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既劝谕读者,又叫他喜爱。”[3](P151)在喜爱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达到潜移默化之功。一部好的艺术作品,无需向人们声明作者的意图,用机械的语言告诫人们什么可做,什么不可以做,以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等,而是作者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图、观点和立场融汇到艺术作品所刻画的形象中去,让人们在得到美的享受,愉悦心情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作者的意图,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对此,梁启超先生有过精辟而生动的论述:“人之读小说也,不知不觉之间,而眼识为之迷漾,而脑筋为之摇扬,而神经为之营注;今日变一二焉,明日变一二焉,刹那刹那,相继相继;久之而此小说之境界,遂一灵召而据之。”[4]欣赏美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在美的赏鉴和体验中,人们为美的境界所感动,“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染”,人格得以陶铸,心灵得以美化。这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