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我国学校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之中,形势的发展要求高校德育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仅就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以及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发表几点看法。 一 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系统构建 关于21世纪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世界上许多教育组织和人士都在做深入探讨。1996年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在中国召开了一次“21世纪人才素质理论研讨会”,提出了21世纪人才素质的七条标准:积极进取开拓的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有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具有与他人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这七条面向21世纪的人才素质培养目标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素质教育是一种对受教育者进行全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设定是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理论和对我国现行高校教育状况的客观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是由多元素有机结合的系统,是一个集合体。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提出的理论依据,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发展本质的正确把握要求我们以人为本,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服务的理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质是教育的竞争。重视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三是现代教育理论,其中包括发展性教育和素质教育理论。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必须终身接受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回归人的本质,做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就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趋势。人的素质可分为自然性素质、心理性素质和社会性素质这么几个层次。素质教育主要是在后两个层次中层开,其内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艺术素质。这是构成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它们都是素质教育目标在不同侧面的体现,它们之间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的每一基本要素本身又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也都各自分别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各系统都有自己的构成要素和具体内容,如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理论素质、法纪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精神,专业技能素质和人文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包括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包括艺术才能和审美能力。每一个子要素都包含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这些要素与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科学而较为完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系统。 上述相互关系表明,素质教育目标体系首先具有鲜明的整体性特征。系统论认为一个系统总是由许多基本要素或子系统组成,每一个子系统都应围绕着母系统的总目标协调运转,如果各要素或子系统都各自为政,独立运行,离开总目标而单独追求自身的最佳效益,则不一定能保证母系统的整体效能。例如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显然是高校素质教育目标系统中的并列要素,但两者同样需要相互照应,才能相互促进,不可厚此薄彼,有所偏废,否则两者中哪一个目标体系的效能都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一方面应该注意使高校素质教育目标大系统中的每个局部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定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宏观协调与合理规范,采取适当措施,使诸要素相互协调,达到平衡,勿使其偏离总目标,从而破坏高校素质教育目标系统的整体性,影响整个系统功能的发挥。 层次性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目标系统的又一重要特性。任何复杂的系统都有一定的层次性结构。各系统能否正常运作及其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系统的层次结构是否合理,以及下一层次的战略目标是否服从和服务于上一层次的战略目标。 以子系统德育目标来看,我国德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即“四有”新人。但是要解决好德育目标的层次性问题,一方面,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的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成长规律有所侧重,在总体目标下应有各阶段具体目标要求,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正如人们所概括的那样,各阶段的重点应是“小学讲故事、中学讲历史、大学讲理论”;另一方面,应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个体差异,从普遍性要求到学生个体品德发展水平的不同要求体现层次性,使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起点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更高的层次。 相关性是高校素质教育目标系统的又一重要特征。系统内部各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间往往发生着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同时任何系统与要素都有其外部环境系统,要素与外部环境的联系称为外部联系,所有这些系统与环境,要素与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就是系统的相关性。高校素质教育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都有各自不同的规范要求,但是都应以素质教育总体目标为价值取向,这些规范要求都必须在素质教育总体目标要求下进行,这些子系统如果结构紊乱,彼此冲突,就会直接影响高校素质教育目标系统的正常运转与整体功效的发挥。例如:知识经济的来临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要求我们把道德教育放在人、社会、自然这个更广阔的背景上认识,要求我们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思考和改革。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三者统一、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要求。21世纪人才的素质,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更需要责任感、义务感、开放心态、创新精神,需要具备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