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 洋务运动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经历了第一次文化转型。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又开始了第二次文化转型。中国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改造老的和新的传统文化,引进西方优秀文化,建设中国现代文化。在两次文化转型过程中,中国文艺思潮也发生变迁。 一、传统文化与古典主义 在中阵传统社会的基础上,在传统文化的体系内,形成了古典主义文艺传统。中国古典文艺思潮基本上可以用古典主义概括。古典主义是古典时代的文艺思潮,其基本特性是尊崇理性、讲求规范,它体现了古典时代个性不发达状态下的审美理想。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在古典时代都曾产生过古典主义思潮,它们也都有尊崇理性、讲求规范的性质,但是,东西方古典主义又有差异,它们体现了不同的审美理想。中国古典主义文艺思潮有如下特征。 第一,强烈的理性主义倾向。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理性主义倾向,因而,中国文艺也受到理性的强大制约。首先,它表现为理性对情感的控制,即所谓“以理节情”,所以才有“发乎情,止乎礼义”、“好色不淫”等说教。中国文艺避免情感的放纵、直接宣泄,理智、含蓄,不逾理性雷池。正因为如此,中国文艺少有浪漫主义思潮发生,至今也难于彻底接受现代主义。其次,理性主义还表现为一种乐观精神。中国文化出于对理性的信任,对社会人生采取了乐观的态度,认为理性主宰世界,人性本善,正义将战胜邪恶,形成了所谓“乐观文化”,中国文艺充满乐观精神,它惩恶扬善,宣扬善恶有报,并且形成了“大团圆”的模式。中国文艺的乐观精神,使悲剧意识无从发生,也难于接受西方那种具有彻底批判精神的现实主义。 第二,中国古典文艺的理性主义还表现为道德中心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是实践理性文化,具有道德中心倾向,一切文化形态如政治、法律、宗教、文艺、哲学等无不打上道德烙印。传统文艺观认为文艺是进行道德教化的工具,即所谓“文以载道”说。中国文艺具有鲜明的道德主题和道德倾向,虽然在封建社会后期这种情形有所改变,但仍然受到道德观念的有力制约,一直未出现西方那种反道德、反文化的文艺思潮。所谓“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就表明了道德中心主义的文艺观。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阴阳调和思想,也影响了中国美学思想,形成了中和之美的文艺风格。它重和谐、恬静、优美,并且确立了“雅”(或典雅、雅正)的审美标准。所谓“雅”,就是做到情感表达有节制、思想内容合乎礼义,体现出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风格。中国文艺排斥了西方文艺的丑怪传统,就是这种中和之美、雅的审美理想造成的。 第四,类型化、规范化的文艺形式。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理性特征,中国古典文艺在人物性格上也是偏重共性,人物趋于类型化,只突出某方面的社会属性,如曹操是奸诈典型、关羽是忠义典型、孔明是智慧典型等;戏剧艺术则依据人物身份、性格而脸谱化。文艺形式的规范化表现为诗歌的格律化、语言的文言化。这种规范化形式表明个性化的审美理想尚未形成。 第五,中国古典艺术重表现,诗歌等表现艺术发达,不同于西方艺术重再现,戏剧、小说等再现艺术发达的传统,这根源于中国文化的实践理性性质。中国文艺观是表现论、表情说,从诗言志到诗缘情,都强调文艺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达,而西方文艺观是再现论、摹仿说,强调文艺是对客观现实的摹写、认识。抒情传统成为中国古典主义文艺的一个特色。 中国的古典主义传统比西方要强固得多。西方的古典主义没有扎下深厚的根基,它肇始于古希腊罗马,经历一段不长的繁荣后,就被中世纪希伯来文艺思潮所取代。文艺复兴以后,理性主义觉醒,17世纪形成新古典主义思潮,但其影响也不过一二百年,就被浪漫主义所取代。及至现代主义发生,古典主义痕迹已荡然无存。中国的情形则不同,它有着深厚久远的古典主义传统,而且一直是主导的文艺思潮,它伴随着理性主义的传统文化延续两千余年,其影响至今不绝。中国古典主义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春秋至唐中叶,封建社会上升时期,也是古典主义形成并发展至高峰的时期,可称为古典主义前期,其特点是,审美意识与意识形态基本一致,体现着那个时代建功立业、昂扬向上的人生理想和崇高的美学风范。汉赋、唐诗可以看作这种文艺的代表。唐中叶到明中叶,封建社会成熟、停滞的时期,可称为古典主义后期,其时审美理想偏离意识形态,文艺主题转向私生活和个体情感世界,风格由豪放变为婉约,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和典雅的美学风范。这个阶段的文艺以词、山水画和散文为代表。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解体,这是古典主义走向感伤主义的阶段。朦胧的个性觉醒与强大的封建主义的冲突,必然导致感伤思潮的发生。小说、戏剧登上历史舞台并且成为文艺的主要形式。《牡丹亭》、《桃花扇》、《红楼梦》等体现了追求自由的人生理想以及在现实压抑下产生的惆怅和迷惘。中国的感伤主义在古典主义传统的强大桎梏下,并没有象西方那样成为浪漫主义的先声,它保留了太多的理性主义成分,而成为古典主义的末流。 在中国古典主义演进过程中,文艺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古典主义前期,基本上是诗言志和文以载道说居主导地位,其理论著作以《文心雕龙》为代表。古典主义后期,诗缘情和“诗有别材”、“诗有别趣”说居主导地位,其理论著作以《二十四诗品》、《沧浪诗话》为代表。感伤主义时期,袁中郎的“性灵”说、李贽的“童心”说、袁枚的“性情”说居主导地位,其理论著作则以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