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20(2001)03-0106-06 要回答文学思潮是什么,必须首先确定“文学思潮”与“文学”和“思潮”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接近文学思潮的本体内涵。 一 作为艺术之一种这一意义上的“文学”,在汉语中属于外来词,乃是由日本人意译英语的"literature"为“文学”,然后再舶来中国的[1](P359)。相当于今日“文学”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常用“文”或“诗”等具体的文学体裁名称指涉。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文学”一词,或如孔子所说是包含了诗、礼、乐的学问,如同现代所称的学术;或如清末学者章炳麟在他的《文学总略》中所说,指所有著于竹帛的文字的“法式”,与外国有人把凡是印刷品都称为文学那样,涵盖广阔无边。 追溯古今中外对文学内涵的阐释历史,我们要着眼的是,人们到底是在何种对象范围内给文学做出本体界定的。从文学观念史可以看到,人们基本上是从作品—作家,即创作范围来界定“文学”的含义的。如孔子的“兴观群怨”说,被公认为中国最早的文学功能论,就是从功能方面认识文学的性质。其着眼对象是“诗”,即具体的创作成果——作品。“不学诗,无以言。”[2](P17)这里的“诗”,指的也是作品。六朝“文学自觉”时代的文学观亦然。从“诗赋欲丽”[3](P171)、“诗缘情而绮靡”[4](P158),到刘勰所说有韵为文无韵为笔的“文笔之辨”,再到萧绎对“文”的概括[2](P340),都是从文学作品的内容或形式方面来认识文学的审美特征。又如韦勒克在界定文学的本质时,不管是他反对的两种定义——“凡是印刷品都可称为文学”、文学就是具有“出色的文字表达形式”的“名著”,还是他自己提出的“想象性”本质的定义[3](P7-9),都是以作品为对象性存在的。直到当代有代表性的几种文学观,例如反映论文学观、本体论文学观、主体论文学观、象征论文学观、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观等等,仍然是对作家作品或创作过程的本质阐释。这种思维定势,自然而然地被置人对“文学思潮”的认识过程。因此,文学思潮往往被视为仅是创作范围内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似乎就是创作思潮的意义,它不过是一种创作潮流。不少思潮史、思潮批评都局限于这一范围内来理解,造成了极大的片面性。 有一位美国学者指出:“艺术中包含了四重组织模式:观念、观念导致的行为、行为的结果——作品、对观念的反馈。在艺术创作过程的这四个方面中,只有作品才得到各种方式的详尽研究。观念、行为以及对观念的反馈几乎被完全忽略了。”[4](P298)也就是说,人们只注意到创作的结果——作品,而忽视了创作过程的其他三个重要方面,这种误解至今尚未得到普遍改正。虽然这位美国学者仍然是在创作范围内理解艺术的本质,但他提出的艺术的四重组织模式这一看法对我们认识文学思潮却有很大的启发。首先,这四重组织模式,从主体方面来说,不能只局限于创作主体——作家;从观念方面来看,不能把理论与批评的主体排除在外;从行为与反馈层面上说,也应将理论批评和鉴赏的主体包含其内。作品的产生表面上是作家个人行为的结果,但从其内含的观念及其必须依赖于鉴赏接受才成其为艺术、才作为艺术而存在这方面来说,它内里也包含着理论、批评、鉴赏的主体。按照这位美国学者的意见,应把艺术视为行为,作品不过是艺术的一部分。[4](P299)更全面地看,我们应该赞同卡冈的系统观,他认为,艺术实际上应该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它是包括创作、科研(理论)、批评、消费(鉴赏)等主体行为在内的一个共同活动系统。[5]其次,对创作过程划分的四重组织模式,可简化为观念与实践两层而扩及整个文学活动系统,文学思潮属于观念层面,它涉及的不只是创作活动,还表现于理论、批评、鉴赏(接受)的活动过程,制约与支配着这些方面的实践活动。例如,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就并不仅仅是创作思潮。在那个时代,作家要“按照被视为公众需要的代言人的评论家的指导进行创作”[6]。如此,与其说古典主义是创作思潮,毋宁说首先是理论批评思潮。而当时的评论家所持的艺术评价标准,依据的是专制政体和上流社会的欣赏趣味。正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指出的那样,法国悲剧的总面目“都以讨好贵族与侍臣为目的”[7]。足见欣赏趣味对创作的支配是如何全面和深刻。故可知古典主义文学思潮不仅是创作思潮、理论与批评的思潮,同时还是欣赏(接受)的思潮。近年文艺传媒中出现诸如“文论中的人文主义思潮”、“当前文艺理论中的现代主义思潮”、“文论思潮”、(文学)“理论思潮”、(文学)“批评思潮”等术语,[8]说明人们或多或少地意识到文学思潮在理论、批评中是一种客观存在,与创作思潮一样都是文学思潮的表现形态。 二 “思潮”,也是源自日语的外来词。[1](P323)而日语的“思潮”则是英语"the trend of thought"或"ideological trend"的意译。众多的日语词典对“思潮”的释义大同小异,都强调思潮是一定时代具有社会普遍性的或支配性的思想潮流,有的把“思想潮流”改为“思想主流”,有的则改为“思想倾向”,还有的词典干脆把“思想倾向”和“思想潮流”都囊括于该词条释义内。我国《辞海》(1990年版)、《现代汉语辞典》等的定义与国外定义的不同之处,只是对思潮的阶级性、政治性和价值特征加以强调。但所有这些定义和解释,除了对思潮的历史性特点、把“思潮”之“思”定位于“思想”范围内这些方面外,对核心性质的界定,不论是“倾向”还是“潮流”,似乎都不大确切。有人指出,英语中的"the trend of thought"或"ideological trend"说的是“思想、观点的转变、变化、更改”[9]。“思潮”之“潮”本来就是一个形象比喻,定义再用“潮流”解释,就犯了同义重复的定义之忌。至于“倾向”,心理学上一般指的是对一定的刺激表现出一定的反应的心理素质。因而,远不如《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更接近“思潮”本身所强调的思想、观点的动态变化特质。不过,这种动态变化不是指个别的,而是指大范围内激烈的、持续的、群体的共同思想状况。 “思潮”之“思”即思想,是精神性的东西;“潮”这一知觉意象所暗含的内涵是指“思”在较大范围内的动态性特征。这两点是我们在理解“思潮”概念时务必明确并重视的主要内容。文学思潮与“思潮”有何异同呢?毫无疑问,文学思潮也是思潮,即思潮之一种。即是思潮,就具有思潮的普遍性,最主要的就是上述两点:精神性和在较大范围内的动态性特征。但文学思潮又不能完全等同于思潮,与其他思潮相比,它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是“文学”的思潮,“文学性”正是文学思潮的特殊性,并靠这一特殊性而显示其相对独立性。 人们往往忽视文学思潮的“文学性”,文学思潮不是被理解为文学的思潮,而是被误解为文学中反映的思潮。厨川白村的《文艺思潮论》系统地说明的只是“奔流于”西方文艺“根底”的“思潮”——重“灵”的基督教思潮(希伯来思想)和贵“肉”的异教思潮(希腊思想)的两相对峙。尽管有时触及一点儿文学思想和创作倾向,但全书中心要研究和阐释的是文学中表现的这两种对立、斗争或交互融合的哲学思潮、宗教思潮(并以此为依据把西方文学思潮作为类型性现象)。我国学者蔡振华所著《中国文艺思潮》所谈的实际上也是文艺中反映的社会思想、文化思潮,或者说是作为文艺背景的思想、思潮。[10]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即使着眼点已转移到文学思潮有“文学性”上来的文学思潮观,也多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多把文学思潮局限于文学活动的某一方面去理解。例如,我国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开山性专著《近二十年文艺思潮论》(李何林著),论述了从五四前后至抗日战争爆发期间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论主张和文艺论争,也就是说,作者心目中的文学思潮不过是文学理论的思潮而已。而一些辞书和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思潮内涵的界定,不是在定义上就是在阐述上把文学思潮局限于创作思潮。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的“文学思潮”词条,定义似乎不只局限于创作思潮,但在诠释时到处都表明文学思潮等同于创作思潮。至于把文学思潮解释为文学“思想倾向”或“创作潮流”的定义,其意指很明显也是局限于创作思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