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教育作为一种与德育相得益彰的现代教育课程,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同。由于历史渊源和现实要求,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之间存在着相当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把握好这一实际存在的联合区域,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一、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历史同源 传统哲学认为“心”即“性”,把心理等同于个人人品。人们往往把心理疾病同个人人品联系起来,认为心理有毛病,就是个人道德品质有问题,因此对心理品质的培养要通过道德教育的渠道来进行。这种教育思想散见于许多古籍之中。如“仁者不忧”(《论语·子罕》),意即仁德的人就不会忧愁。“德润身,心广体胖”(《大学》),意谓道德可以用来修养身心。 中国传统德育的核心论题之一是关于怎样做人的问题,其实质亦内含人格培养和良好行为的训练。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概括了君子做人的根本(义)、行为规范(礼)、语言表达的准则(孙)和人际关系的准则(信)。把生活的重心放在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上始终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当然,学会做人也是我们现代心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的心灵修养方式——内省,即是把心灵与品性修养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它依据内心具有的自觉性质来把握、扩展和提升自身。这种内省方式,给人以心灵的自主权,使之通过内省活动来塑造自己的生命历程,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例如,孟子所说的“尽心、知性和知天”。“尽心”涉及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本心的自觉,称作思;二是心性的修养,称作“养”。心的作用是思,亦即内省反思,求其内心的善性。孟子还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思则得之”,就是呈现人心中的善性。然而,人的本心易受物欲和习性的蒙蔽,这就要进行心性的修养,亦即根本转变人的气质习性。孟子的话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对心理和品性的关系的认识。 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发展需要联合 虽然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它们在具体教育目标、教育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都是不相同的,但在总目标上两者是一致的,都在于塑造一个完整的人,它们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的形成规律看,两者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基础,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要受到主体思想的支配;另一方面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思想道德的产生、发展变化都要受到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而就当前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实际状况而言,两者都面临发展上的问题,需要寻找摆脱困境的方法和渠道。作为素质教育的主导方面的教育,这些年发展不尽人意,没有很好地发挥其效能,迫切需要调整其结构体系和教学方法;而心理教育虽然发展很快,但缺乏必要的桥梁和依托,迫切需要在现行的课程体系中寻找自己的坐标。两者发展的共同需要,促使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结合起来。对此,国家早已引起重视。在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长、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近些年国家教委更是在高校和中小学德育教学大纲中明确地将心理教育列为德育课的必修内容。现在我国大、中学校心理教育已被当作德育工作的一种重要辅助形式,这是符合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实际需求的。 三、在弘扬人的主体性方面目标一致 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曾提出“人始终是主体性”的命题,这对德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即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应是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共同目标,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主体性教育培养主体的人。 一方面,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必须作用于学生主体,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其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也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素质的提高来反映,因此,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培养其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是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更强调平等、尊重的原则,它不能用强制手段去逼迫学生,必须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发展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各种教学措施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二者的前提、进程和归宿都着眼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而传统德育比较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教育工作的方式上偏重于说教和现成道德知识的接纳。事实上,学生并不是不需要学习做人和学习为人处世,而是非常需要有人帮助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人格培养上有待双方协同努力 人格是指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共同指向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人格塑造。心理教育中的人格塑造注重人格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的结合,使之逐步形成稳定、完整、独特鲜明的人格特质,并使优良的特质不断完善,不良的特质逐步矫正,欠缺的特质得以充实,从而使学生形成自信、合群、诚实、守信、进取等人格特质。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对人格的社会层面加以塑造,即从人生观、政治观、世界观、价值观、集体观、劳动观、法纪观等方面塑造理想的人格。一方面,心理层面的人格特质是进一步生成社会文化层面的人格特质的基础,通过心理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另一方面,人生观是心理倾向性结构中的核心成分,它影响着人的心理面貌,对人格发展起着决定作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许多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就是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着密切联系的。有的学生过于强调自我,在人际关系中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因而导致人际障碍;有的同学因缺乏长远目标,当近期目标实现以后,便陷于空虚、无聊或抑郁状态;有些同学没有正确的恋爱观,对学习、工作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严重者会因此产生心理疾病。更有些同学把人生之路看得太窄,当遇到困难、挫折时彻底否定自我,甚至出现轻生念头。这些问题既是心理问题,又是思想品德问题。由此我们能看到在人格培养方面,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是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的,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整个人格的塑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