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核心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新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作者认为其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1)尊重实际、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2)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从实际出发的工作方法。(3)拿事实来说话——摆事实、讲道理的工作方法。通过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我们得到了两个启示:(1)坚持把方法的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2)要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地选择工作方法。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做人的工作,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的研究与运用。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把思想政治工作置于新的历史时期加以考察,丰富和发展了我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经验,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党内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是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①同时又指出:“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他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各级干部面前的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理论上认清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行动上和实际工作中才能解放思想,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其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服务与保证作用。 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②他又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③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人民的思想统一起来,更新观念,使全国各族人民跟上时代的步伐,促进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靠的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而把这项工作做好,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关键问题就是要有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邓小平同志认真地研究并阐述了这一问题,为新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尊重实际、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必须尊重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也就是必须尊重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客观实际。邓小平同志回顾建国以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经验和教训,针对当前国内外形势首先提出“压倒一切是稳定”。早在1987年6月29日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就着重指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要做这样的事,必须有安定的政治环境。”④1989年邓小平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进一步提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⑤他还认为,只有尊重实际,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认真地去分析原因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够正确地制订我们的战略规划,部署我们的力量,尽快地改变这种落后状况。也就是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实际来办。为了做到这一点,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走在前头。他指出:“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需要向广大人民群众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动员和组织他们自觉地、积极地行动起来,同各种破坏安定团结的势力进行有效的斗争。”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评判一切论断、方针和政策是非好坏的基本尺度。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志认为,经过实践的检验,一切脱离实际、违背实际的东西,无论它是谁提出的,谁主张的,只要它不符合实际,违背客观事实,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利,都是应当予以批判、纠正或抛弃的。而一切符合实际,符合中国情况的东西,都是应当予以支持和提倡的。在发展生产力这个问题上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党曾经走过一段弯路。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深刻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然而,在以后的实践中,毛泽东同志却逐步背离了这一正确思想。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⑦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正是由于这个“忽略”,多少年来使我们吃了一个大亏。在对待所谓“两个凡是”和“两个估计”问题上也是如此。由于其理论在现实面前行不通,不符合中国实际而及时给予纠正和批判,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二、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从实际出发的工作方法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邓小平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重新确立和恢复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基本内容予以大力倡导和强调,把“一切从实际出发”视为是否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体现,视为制定方针、政策以及做任何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他看来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否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能够善于总结经验,是否能够针对客观事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如果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正确地或者比较正确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之,什么问题也不可能解决或者不可能正确地解决。邓小平同志运用对比方法阐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性及违背这一原则所遭受的巨大损失。他曾多次指出,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生产还相对落后。因此,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所谓“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这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从我国具体国情(即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事实)出发如实正确地分析总结得来的。50年代末期,我国由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正确的认识,脱离开中国的基本国情,盲目追求“纯粹的”、“高级的”社会主义,甚至提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企图超越整个社会主义阶段。这种空想的理论和实践的结果,使生产力受到很大的破坏,社会主义发展遭受严重挫折。特别是1962年10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以后,重提阶级斗争,把整个过渡时期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始终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并进一步引申到“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以阶级斗争为纲”,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成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直至发展成“文化大革命”,造成十年内乱,社会生产力再一次遭到极大的破坏。邓小平同志在同外宾的谈话中总结中国过去建设社会主义“左”的教训时说:“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⑧所以,制定重大决策都要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