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作为衡量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一个综合指标,既是物的现代化,同时也包括人的现代化,并最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但在当今中国社会,人们对现代化目标的期望比较倾向于物的现代化,而相对忽视了人的现代化,这与现代社会要求加快人的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总趋向是不相符的。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能不郑重地把人的现代化建设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一、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本身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人是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直接组织者和承担者,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贯彻人的价值原则,并建立在人的全面而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毫无疑问,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经济实力的增长是基础,政治环境的稳定与民主是保障,但没有人的同步发展是不行的。这己被当今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所证实。有的学者在对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虽然埃及现代化始于19世纪初,而日本现代化要迟半个多世纪,但结果却是日本于本世纪初进入资本主义列强行列,而先起步的埃及反倒成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其根本原因就是埃及在实行经济改革和大量引进外资时忽视了人文因素,而日本则在推行“富国强兵”和“殖产兴业”时十分重视“文明开发”。今日世界之战,与其说是经济之战,不如说是大脑之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院长李斯特最近出版了一本关于日本、欧洲、美国经济之战的新著,书名就叫《Head to Head》(直译为“脑对脑”),最形象不过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 实际上,从哲学上讲,任何一场经济革命,既有其自身的经济学意义,又有其深层的文化意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人不是物。因此,发展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发展人;把企业推向市场的实质是把人推向市场。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既有一个同社会主义结合的问题,也有一个同现实的人结合的问题。无论从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态势还是从现代市场经济的未来走向看,人的因素越来越成为一种最为强大的力量。现代西方未来学家在作跨世纪的思考时,都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把“人的革命”和“新人”的出现看作世纪之交的根本问题。可以说,争夺21世纪的经济霸业,真正的优势在人才。人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发展的整体动力,其作用毫不逊色于劳力增加、资金投入、设备改善等经济手段。即使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不仅是一个就经济谈经济、就制度谈制度的问题,而是一个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内容的系统工程。近年美国和日本许多企业依据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的“公司就是人”、“人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人是企业的灵魂”、“决定企业发展的最终力量还是人”等经营战略思想,就深刻揭示了现代企业的本质。事实上,我国广东等一些沿海地区把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思想“嫁接”和融汇到自己的经济实践中,也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在那里,越来越多的企业切身体会到,“造物之前必先造人”。他们不再把职工教育、文化训练和科技进步当作“非生产性活动”,而是看成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促进了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形式向更高、更规范的层次提升,经济结构正朝向知识化、信息化加速转型,“技术入股”、“智力入股”、“管理才能入股”等形式也纷纷涌现。这些都为我们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人的现代化在根本上取决于人的素质的现代化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智能化,人的素质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主体性、主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一个低素质群体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展前途,同一个高素质群体所从事的同类活动及其发展势头,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罗马俱乐部的研究甚至认为,人类现存的种种危机能否得到真正的解决,关键就取决于能否创造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动力功能的人的素质。因此,人的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素质要能够适应并推进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邓小平同志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这里讲的“人”,指的就是“人的素质。” 人的素质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给社会发展以巨大影响。作为一个综合性范畴,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诸如政治思想素质、伦理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现代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这些对于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支点。但素质的建构既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随着社会发展要求的变化而变化。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素质中最具根本意义的问题,一个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问题,一个是主体精神的弘扬即人格的现代化问题。就前者来说,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我国人口多但素质不高,12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达2.5亿,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只有5年,到下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可能达到15亿,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提高问题已刻不容缓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尽管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发挥“陈酒效应”的过程,不可能像经济生产的增长那样立竿见影,但若急功近利而不予重视,结果必然会受到惩罚。中东一些产油国曾因石油价格上升而一度成为巨富,但世人并不认为它们是现代化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民族文化素质并未因此而得到提高。人们常常提到这些国家里的文盲牧人开着罗尔斯——罗伊斯高级轿车放骆驼的趣事,就是不重视民族文化素质提高情形的生动写照。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难道还要重蹈覆辙,成为“物质的器皿”和“精神的空壳”?就后者来说,实质上是一个由“计划人”向“市场人”转变的问题。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往往被当作手段来使用,并养成了一种依附意识,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格独立自主是一个基本的文化前提。摆脱“左”的束缚,培养主体意识,以一个真正“公民”的姿态和主人翁的理性自觉表现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回报感,这正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文化实质。可以说,只有在这两个先导性因素的牵引和启动下,民族的结构性整体素质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