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经济思潮作为一种流动的社会意识和无形的精神力量,除制约政府、企业的经济调控和运行外,还对青年的思想品德及经济行为产生影响。本文就对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潮教育问题,提出了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意见。 一 社会经济思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社会群体中流行的关于社会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及其规律的认识和主张。它用通俗的语言或系统的理论学说反映这种认识、愿望和要求,任何一种经济思潮都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的耦合,其实质是社会意识和社会组织形态的综合物。经济思潮有正确与错误、进步与反动之分,习惯上人们将社会经济思潮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和思潮,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社会思潮和革命实践,反映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追求,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是人类社会中影响最深远的经济思潮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二类是与体现无产阶级经济利益相对立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和思潮,它反映资产阶级剥削劳动人民追求剩余价值的要求,为资产阶级服务。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经济思潮对涤荡封建势力和残留意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一定历史作用,同时也成为粉饰资本主义制度,掩盖剥削本质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残酷性和虚伪性;第三类是宣扬只有人类共同利益而无阶级、民族利益差别,抹煞阶级矛盾冲突,主张阶级调和利益趋同的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潮和趋同论经济思潮,它实质上是民主社会党人放弃马克思主义而建立的非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工具和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潮的传播及其革命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在本世纪内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潮和趋同论经济思潮则造成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极度混乱,断送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具有极大危害性。 一般来说,社会经济思潮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阶级性。一定的经济思想总是特定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反映和调整一定阶级阶层的经济关系、经济利益,在社会思潮大系中经济思潮较其它思潮具有更强烈的阶级倾向和明显的政治色彩;2、大众性。经济生活无所不在,作为反映人们经济生活和利益关系的经济思潮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它渗透到政府、企业、团体和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调整着社会利益分配,具有大众性与社会性;3、现实功利性。经济学本身的诞生即是为了解决经济实践问题,实用化、功利化色彩较浓,作为其派生物和结晶品的经济思潮同样对特定的经济问题经济现象具有指向性与功利性;4、支配导向性。在宏观方面,经济思潮可影响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经济模式的确立和发展道路的选择以及各个时期的财政、税收、金融、外贸等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制约资源配置、经济运行和社会的发展;在微观方面,经济思潮对各级公司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经济运作,对家庭个人的劳动、就业、收入、消费、投资等个体经济行为都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不仅如此,社会经济思潮还对人类个体思想意识起导向同化作用,对于我国青年来说,经济思潮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品德的确立、成熟和发展,关系到他们世界观、价值观、政治观和道德观的形成以及经济行为的实践。 二 随着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历了激荡和变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社会发展成为新的历史号角,传统积淀下来的崇高责任感使命感再度成为激发青年群体内心情结。从70年代末开始,青年群体经历了两个转型期:由最初的热衷政治民主的政治型转向关注社会变革投身改革的社会型,再由社会型转向经济型——逐渐将视线转移到现实经济问题并积极面向经济主战场。然而滞后的教育体制所导致的知识匮乏理论贫血,则明显地与他们的内心激情,构成了巨大的反差,促使他们不得不想方设法武装自己,众多的经济理论学派、思潮在青年群体中广为传播,这既普及了经济知识操作技能,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现象。 1、对早期理论和实践的反思矫正产生大量认识变迁,部分青年无所适从,思想行为发生偏差。改革开放使全社会对我国(包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各个时期的建设实践进行深刻反思,力图从理论到实践找到带普遍规律性的东西,理论界、思想界、学术界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产生了许多新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观点,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理论、运行理论和发展理论有不少突破发展,诸如商品经济、土地承包、个体经济、三资企业、股份制、房地产等被打入冷宫或刻意回避的理论范畴得以重见天日,众多的政策法规相应出台,对于扫除思想障碍,促进经济的高速推进和社会的迅猛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总的来看,明显呈实践超前理论滞后状况,“摸着石头过河”最为形象地刻划了这种尴尬的局面。由于改革不配套,物价上涨过快、通货膨胀、投机倒把、非法经营、抢购风潮、社会不公、腐败严重等社会问题的出现以及对改革的期望值过高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不足,导致青年对现实不满情绪开始升温。与此同时,当国门重新打开,他们惊奇地看到与习惯所描绘迥然不同的外面的世界——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水平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富裕发达。面对这一现实,传统教育却无视或故意回避,在旧的理论体系被打破而新的体系又未重建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群体失去了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苦闷、迷惘、困惑成为这一时期青年主要的心理特征。大量社会思潮交汇、碰撞,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趁改革遇到困难之机推波助澜,许多并非科学的言论开始出现,社会主义早产论、怀疑论、失败论从泛滥一时进而发展到对共产主义的责难,主张全盘西化,搞资本主义,推行私有制。于是,青年群体受到了极大冲击,思想一度极其混乱,部分青年动摇了政治信仰和追求,造成极大危害。 2、借鉴别国经验而不加分析,对西方经济学说无批判地接受,模糊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众所周知西方经济学说较著名的有两个流派:一是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国家干预主义,一是以十九世纪庸俗经济学说理论为基础的经济自由主义,这些学说对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运行过程的部分现象和规律有所揭示,对国家的财政、税收、货币、金融等政策措施有一定指导意义。但从根本的目的和归宿看,无论是三十年代凯恩斯主义、六十年代福利国家论,还是七十年代经济自由主义,无不带有资产阶级学者粉饰和美化资本主义的色彩。一个时期以来,这些理论学说却被当作客观知识、客观规律在我国青年中广泛传播,大学校园内学生读得多,讲坛灌得多,社会出版译著多。不少学生以拥有西方译著为荣,即使经济拮据的学生在买这类书时也会慷慨解囊。部分学生在生吞活剥书中只言片语后就自以为满腹经纶,对改革开放评头论足横加指责。更有甚者,少数人则把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个别经济措施如发展国有经济、制定国家产业指导计划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措施作简单类比,认为随着经济文化交流渗透,世界资源的流通配置,信息的互换交流,生产的细化分工,生产与市场日益融合统一,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正趋同一,这种所谓“趋同论”的蔓延,对青年更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