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有完善的国格才会产生理想的人格,没有脱离国格的人格;个体人格的综合构成国格,也不存在脱离人格的国格;爱国不仅是对国民的单向要求,也是对国家当权者的要求;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改革开放,使中国繁荣昌盛来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要改造国民的素质,把国民培养成为有爱国精神的“四有”新人。 关 键 词 人格 国格 爱国主义教育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宣部拟定并向全国各地印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纲要》论述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对象以及一系列实施措施,既有理论指导性又有实际操作性。自《纲要》发表以来,全国各地运用各种形式掀起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热潮。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是全社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很多,我认为其着眼点应当在于把国格和人格统一起来,在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个人基础上创造一个民主、科学、道德、进步的民族整体形象,让国家繁荣昌盛,让人民安居乐业,让新人健康成长。 一、有完善的国格才会产生理想人格,没有脱离国格的人格 所谓国格就是一个国家的总体形象,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国民生活水平、科学道德进步趋势等的客观标准。国格对外通过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在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在其他民族人民心目中的印象等表现出来;对内则是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指向、道德法制状况、国民素质等等因素的综合。所谓人格就是做人的资格和品位,是人所特有的外貌形象和内在精神因素的结合体。它包括个人的体形、仪表、容貌、动作等外在形象和道德情操、文化素养、审美情趣、政治立场等内在形象,而人格主要是由精神因素决定的。国格和人格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人格的产生离不开国格。国家是国民生活的大环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改造人。”①从人格形成过程看,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社会风气等国格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不容忽视的。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子曾评论说:江南有一种桔子本来很好吃,可移植到江北后却变成了又酸又苦的枳,这是因为土质不同的缘故;齐国人在齐国不偷,但到楚国就偷,这说明楚国的风气不好。这有一定的道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除了塑造了我们民族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之外,多少也给后人遗传了“奴性人格”。半个多世纪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人民第一次翻身作了主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又在各个领域全面推行改革开放、励精图治,政治更加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思想更加解放、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为人的全面发展、为广大人民获得独立完整的人格创造了条件,为塑造国人“自强、自信、自尊、自立”的性格提供了前提。 没有国格就没有人格。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土地上,有一定的国籍,每个人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都与他生活的国家的兴衰、与他自己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没有完善的国格,不会有受人尊敬的人格。这点近代的中国历史可以证明。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积贫积弱,发达的资本主义用船坚炮利敲开了国门,对中国进行侵略、奴役,使之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中国人成了世界著名的“东亚病夫”;在中国土地上,在上海租界地公园门口,洋人竟树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1937年日寇入侵中国,在中国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做,把中国人当“马六大”,练刺刀、搞活体试验;近代到现代有大批华人被当成“猪仔”强行抓到美国、日本去挖矿产、修铁路……在列强眼里,华人不是和他们一样的人,而是猪狗不如的动物。贫穷落后的国家没有国格,在这些国家中生存的人民也谈不上人格,可见要争得民族生存的资格,要在世界地球村落中获得做人的资格,没有强大的祖国做为后盾是不行的。邓小平说:“1949年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中国的形象。凡是中华儿女,不管穿什么服装、不管是什么立场,起码都要有中华民族的自豪感”③,要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国家,要维护本国的独立和尊严。 二、个体人格的综合构成国格,没有脱离人格的国格 从哲学角度看,国格和人格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共性是对丰富多彩的个性的高度抽象,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它只能大致地包括个性而不能完全代替个性;个性的总和形成共性。列宁说:“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④国格是通过人格体现和存在的。 人格是国格的支柱。一个民族的人格精神是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的国格是通过汉代虽被匈奴拘留、被放逐到天寒地冻、荒无人烟的漠北,但仍然“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宁死不屈,苦熬19年终得回归汉朝的苏武们塑造的;是通过甲午海战中,在自己舰艇多处中弹随时会沉没的危急关头还激励将士“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并下令开足马力撞向日舰,与敌舰同归于尽的邓世昌和英勇的抗敌将士们塑造的;是通过“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孔子们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们塑造的……正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信条鼓励着中国人关心现实、积极入世;正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鼓励着中国人改变社会、发奋图强、求实进取;正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英雄气概,鼓励着中国人在民族危亡时刻前仆后继、英勇献身。在世界几大文明体系中,象古希腊、埃及、罗马等文明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断层现象,只有中华民族能生生不息、连绵不断,屡经入侵却始终保持着统一,就是因为有这种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