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漫漫黄沙,一个神奇的海。新中国石油地质工作者五上五下塔里木的悲壮历程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曾为共和国东部主力油田的发现和增产立下赫赫战功的物探局数千职工从华北移师南疆至今16年了。16年来,他们以260多个物探队年的兵力,整体解剖了包括“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内的整个盆地,以44位年轻的生命,换来了塔北6个整装油气田及塔中油气聚集带,并使这里的石油远景储藏量列在了全国油气田的前列。 在誓将沙海变油海的征战中,石油物探队伍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勘探效率以年8.4%的速度递增,并多次进入美国、新西兰、东南亚等地勘探市场。随着“全国功勋地质勘察单位”、“国家技术进步先进企业”的获得,物探局成了世界最强大的地球物理勘探集团之一。去年4月又传喜讯,又荣获了“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的称号。 这一连串的成绩让人兴奋。一个个中外瞩目的成绩靠什么创造?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近日走进这个局的重点战场塔里木盆地进行了调查。 “两个投入”的威力 物探局党委认为,塔里木环境艰苦,要使职工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就必须树立当国家主人的思想,培养艰苦创业精神。这方面,他们注意做好“两个投入”。注重“脑袋投入”,是稳定职工队伍的软环境;而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注重“口袋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这些年,物探局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在改善野外队的设备营具上,配置了营房车,引进了性能先进的运输工具,租用直升飞机为沙漠队保驾,配车装电台保持联络,推行系列化生活服务,彻底改变“露宿、冷饭、勘探郎”的状况。收入上,让一线工人达到机关二线的1.8到2倍,并一次性奖励野外职工数级工资。对家在农村的职工,局党委积极与新疆地方政府联系,将800户、2000多农村家属户口迁落在库尔勒市,建起花园式生活基地,创办学校、幼儿园。对家庭确有困难的职工,这个局允许调离,不搞“无期徒刑”,据统计,十几年来,调离新疆的职工有2135人,而调入的达3150人。队伍在流动中凝聚,活力在流动中增强。 围绕“脑袋投入”,这个局让职工人人揣上一本国家的石油帐:到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要翻两番。国家需要油,新的油田在哪里?他们把“学大庆精神、创大庆业绩”作为全员行动准则,组织了“从大庆到塔里木,石油工业艰苦创业的传统还要不要?”、“改革开放形势下,艰苦奋斗精神过时了吗?”等大讨论,本着实现艰苦创业精神与市场经济观念对接为目的,出题目,拉家常,明大理,开阔胸襟。 为了塔里木的找油事业,许多职工在个人感情上付出了巨大牺牲。地调三处副处长林振刚,接到父亲在福建病故的电报,只能寄上1000元寄托哀思。60年代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的赵尚武,为了给塔里木柯克亚地区设计出一套科学的施工程序,工作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等他几次昏倒在工地,人们才知道他患了肝癌。弥留之际,他紧紧攥着妻子的手,不住地念叨:“柯克亚……资料……柯克亚……”浩瀚的大漠戈壁,正是有了许许多多这样的脊梁,塔里木的事业才兴旺发达。而这一件件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迹,又成了进行艰苦创业教育的生动教材。这个局认真总结提炼,把职工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不畏艰险的拼搏精神,情同手足的团结精神,致力创新的开拓精神归纳为代表新时期石油物探行业精神的塔克拉玛干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当作立局之本,广泛宣传。如今塔克拉玛干精神已经成为凝聚勘探队伍、鼓舞找油人艰苦创业的巨大精神力量。 “给凝聚力一个支点” 在调查中,我们感受最多的,是一种热辣辣的情味,一种机关与一线、干部与工人心心相印的融洽、心情的舒畅。他们管这叫实施人格化管理,给凝聚力一个支点。 局党委书记李玉超每年都带领调查组深入重点探区调研野外存在的问题,询问职工的生活。1991年4月,他带领局党政领导和机关处室长24人,到塔里木、吐哈探区的22个施工队进行了调查,就改善会战队伍的工作、生活条件等6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中秋节,李书记又来到了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2207队,给职工掰月饼,与职工拉家常。局长钟辛生在吐哈地区调查期间,正好赶上过50岁生日。他没有向任何人声张,只是在工地与工人合了两张影,回到驻地吃了碗面条。 各级机关为一线“热心办、马上办、办得好”的三办活动,如今已成了制度。去年春节期间,地调五处316重力队、704电法队分别在浙江湖州和云南大理施工。处党委书记、处长分别奔赴施工现场,与一线工人共度节日。职工感动地说:“领导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和我们过节,这份情意比黄金还贵呀!”针对一线职工想家思亲的心理,他们还把职工在基地的妻子、孩子的情况一家一家地录像,带到施工现场放映。 野外职工中,青年人占了80%以上。如何丰富野外队的文化生活,并使文化生活成为职工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他们先从“硬件”抓起,投资1900多万元,在全局设立了199个文化设施,同时,为野外配备了图书箱、卡位OK机、录像机、卫星电视接收装置和各种文体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