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竭之源 历史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除了物质因素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它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人类社会总是会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而前人都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都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历史是对人生经验的概括总结,传统文化是人类精神智慧的结晶,这其中当然有阶级性的一面,但也存在人类共性的一面,它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学习它可以使人更加聪明智慧。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尊重现实。文化传统的继承性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人类就是遵循着这种继承性,来学会适应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并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逐渐融入自己的血液,变成内在精神支柱的一部分。教育的作用也许就在于将我们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最优秀文化传给青年一代,培育良知,教化人类。当然,教育也有责任训练我们青年的心智和才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这块深厚土壤之中,这是因为:首先,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伦理思想大多是谈如何做人的。它与其它宗教思想根本的不同在于,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上帝或来世上,也不是清静无为、悲观厌世,而是采取专注于现实、专注于社会人生,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其次,传统文化饱含着爱国主义思想和献身精神。正是这些内容优秀而题材广泛的传统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它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并且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积淀成我们民族的共同心理。我们中华民族有着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如“刚健奋进”、“发愤忘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推已及人”的持生规范;“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勤勉风格;“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奉献思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气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经世致用”、“济世之穷”的积极用世思想;主张“利民”、“富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以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优秀、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应当不断弘扬传统文化中这些真、善、美的东西,以抵制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假、恶、丑的东西。 二、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启示 我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对社会人际关系的调整问题,而它又集中体现在人性论、“义利之辨”、“理欲之辨”等问题的争论上。 关于人性的问题历来存在性善论、性恶论和性不善不恶之分。在各种思想流派当中,最有影响的当推主张性善论的孔孟儒家学派,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位企图用“仁”来解决人际关系的人,“仁”就是指的一种爱心,“仁者爱人”。他认为,人应以善为本,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通过一种善良的道德而得到调整,也肯定社会上每一个人对调整人己关系都有责任,也可能做出贡献,“仁”完全在于自己做不做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孔子不仅强调理论,而且更注重实践,他提出一套“仁政”、“德治”的现实政治主张。人治思想的特点就是“为政在人”。孔子强调“德化”坚信“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只要上者以身作则,用道德力量感化人民,就能造成一种良好的政治趋向和社会风气。“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当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参加政治活动时,他认为把尊敬父母长辈之风带到社会上去,也就是政治,何必一定做官才算参加政治活动呢?这些话也带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孔子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也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经验。他指出,一个人如果热爱仁、智、信、直、勇、刚等美德而不好学,则这些美德都会转化成为它的反面;在道德行为培养上,他要求首先必须做到“言而有信”、言行一致,其次也要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最后还要善于仿效他人,对照检查自己,“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他教育人把虚心学习、勇于改正错误、接受批评与自我反省做为做人的最高美德和养成高尚人格的必由之路。 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虽然是从统治阶级的要求出发,但他把忠、恕、孝、悌等仁德提到为某一目标而牺牲自我的道德升华的高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的一生栖栖皇皇、席不暇暖,也实践了他“以仁为己任”的理想。后世许多进步人士正是从中吸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为了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为了追求真理,而奋不顾身,挺身而出把个人的生死完全置之度外,表现出他们一种崇高的品格和英雄气概。在道德品质教育上,孔子强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几方面的统一,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启发式教育,提倡“循循善诱”、“举一反三”、“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以及在伦理观上注重自我修养、联系实际、推己及人、推近及远的实践原则,都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