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分类号:I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3926(1999)06—0175—06 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和四川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8 月15日至19日在成都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迈向新世纪:多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来自十五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及大陆各地的260 余位学者出席了本次大会。会议按议题分为十个小组和五个圆桌会议。分组会议的议题有:1.面对新世纪与人文精神;2.亚太文化与文学;3.大众传媒与比较文学;4.文化层面上的翻译;5.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6.文学人类学比较研究;7.文学中的异国形象;8.诗学话语与中国学派;9.异质文化中的华文文学;10.综合组。圆桌会议有1.钱钟书先生学术思想讨论;2.杨周翰先生学术思想讨论;3.青年论坛:中西诗学对话;4.中西美学中的比较文学;5.比较文学(文化)与出版。会议共收到论文200余篇。会议围绕全球化与跨文化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传统诗学的“异质性”与“汉语批评”,文化人类学,形象学,传媒学与比较文学,异质文化中的华文文学和比较文学教学与学科理论的反思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21世纪即将来临,站在世纪之交的特殊视角,回顾中国比较文学百年走过的坎坷历程,前瞻中国比较文学跨入新世纪的总体走势,提出比较文学发展的建设性意见,深入探讨比较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遭遇的深重危机,是本次大会的主题。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曹顺庆教授主持了大会。在大会主题发言上,雷马克教授(著名国际比较文学家)作了《比较文学再一次面临选择》的演讲。他认为在多元化的时代,比较文学研究应遵循普遍的和谐和相互理解的原则。佛克玛教授(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在《重写:中国与欧洲传统中不同的重写形式》论文中,指出比较文学学者应该关注可能会衰落、消失的具有特殊性的传统(convention ), 重申了以跨文化方式进行文学重写(rewriting)的必要性。 谢佛莱尔教授(前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的《戏剧,文化冲突与多元文化主义》强调东西方文化的多元共生,从文化多元的立场出发,关注戏剧在文化间的交流、传播和接受的历史状况,如布莱希特、易卜生和贝克特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法国戏剧大师对东方戏剧的发现等。乐黛云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以《比较文学的国际性和民族性》为题,阐述了比较文学在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不再局限于同质的西方文化体系内部,而在欧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的异质文化的对比和共存中获得了空前未有的广阔空间。她认为,“人类文化发展面临两方面的危机:一方面是文化的多元发展受到威胁,文化的多样性日益削弱,这势必导致世界文化资源无可挽回的流失;另一方面是文化本土主义所造成的文化孤立和隔绝不断引向文化对抗和冲突,而思维模式的变化又大大加深了社会意识的分崩离析。”“比较文学,作为不同的文化之间互相沟通和理解,避免冲突和暴力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一定会在未来的新世纪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围绕会议主题,各个分会场讨论热烈,各位代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就学术问题展开了平等、公正的对话。综观会议论文和代表的发言,大会讨论的热点很多,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跨文化比较文学研究是比较文学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比较文学,随着“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而诞生在欧洲,随着人类视野从区域拓展到全球而遍及世界。今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形成和电子信息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生存空间缩小为“地球村”并进入“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使任何的文学,均构成了世界多元文学(文化)的“一个”。本国文学文化在同新的和陌生的异质文学(文化)的并存、置换与碰撞中发展。21世纪要求各种文学和文化,异质文化和文学之间,必须以对话代替对抗,以人类总体观念代替民族中心意识,以世界沟通意识代替权力沙文话语。在世纪之交,世界上的一切民族文化和文学应多元共存,平等对话。可以看出,跨文化比较文学研究和对话已成为世纪之交比较文学研究的主导性方法和视野。多元文化和全球化,异质文化的冲突和比较文学新的思想和精神背景的追寻成为大会讨论的热点。 乐黛云教授(北京大学)在大会发言上指出在多元文化的时代,东西方异质文化之间仍然可以沟通,各文化应在一体化中尽量保持自己的民族性。并赞扬佛可玛和谢佛莱尔等世界一流学者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采取的平等和公正的态度值得我们中国学者尊敬。 钱中文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认为,在当今,旧的理论难以为继,新的理论不断误导与解构,使得今天的一些人文知识分子,正在寻找一个新的立足点,这就是新理性精神。并积极倡导文化诗学,文化批评。认为“文化诗学的建构,不仅在于打通文学与其他文化领域,在更加广阔的文化背景上去理解文学,创造文学,同时也是为了在民族文化精神的光照下,去赓续,弘扬新的人文精神”。 郑敏教授(北京大学)在提交的《对21世纪中华文化建设的期待》中,指出在新世纪,我们所面临的文化选择应该是:重新评价古典汉语文化的几千年传统,确认其汉语特点和民族文化特性,并给以现代的解读,以此作为中华当代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启发。 美国学者克雷斯·G ·赖恩在他的《异中之合:培育共识》论文中认为,在即将来临的世纪中,会出现一种异中之合的态势,其中文学艺术的作用与影响不容忽视,因为它们表达了人类存在共同的关注点和生存的意义,而人们正是通过它们面对这个世界。 欧阳桢(香港岭南学院)在他的论文《白雪,或人类纯洁性的社会建构》中,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角度考查“纯洁”一词的不同内涵,认为基督教和佛教不同的纯洁观以及现代科技工业中的纯净概念表现出多元文化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和对现代人类科技和政治的深刻反思。另外谭国根(香港中文大学)的《全球化, 地方化和文化产业》, MinekeSchipper(University of Leiden)的《面对新世纪:作为全球挑战的多元文化,人文主义及人类普遍性》,郑培凯(香港城市理工大学)的《多元化,多媒体及中国文化的未来》,王宁(北京大学)《后现代:后殖民和全球化》,王宾(中山大学)的《“文化多元”问题的语用学维度》,罗钢(北京师范大学)《后殖民主义与中外文学》,林岗(深圳大学)的《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高旭东(山东大学)的《文化相对主义:中国对话的基石》,章燕(北京师范大学)《试论在解构思维与老庄哲思的契合处建构21世纪的人文精神》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文化多元共生和跨文化研究的方法、途径和建立在多元文化对话的基础上的文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