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同志把思想教育效果不好的原因归结为外界条件,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都讲实惠,千讲不如一奖,调动官兵积极性要靠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空的、虚的,没有多大的作用。这一认识,它既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也无助于探索增强教育效果的正确途径。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使其真正成为推动部队全面建设的强大动力?笔者认为,关键的问题是要找准“结合点”。 一、上级指示和本单位实际的结合点 各级领导和政治机关都会对思想教育作出相应的部署,提出一些落实的措施和要求。到了本单位如何落实?决不能把上级的指示应付一下就交差,而是要千方百计找到上级指示与本单位实际的结合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是吃透上头的,摸清下头的,形成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吃透上头的”,就是要对上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指示和要求深刻领会,理解其精神实质,增强教育的自觉性。“摸清下头的”,就是要了解下属的思想情况,对下面知之越深,才能使教育贴之越近。“形成自己的”,就是贯彻上级的指示不能只起留声机的作用,满足于原封不动和照抄照搬;对下面的情况,也不能只起中继站的作用,而必须根据上级的指示和下面的情况,形成一套具有本单位特色的教育方法。做到了这一点,就是找到了结合点。 这方面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一是执行上级的教育计划要联系本单位带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每个时期都会有一些倾向性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会直接影响部队的全面建设和官兵的思想稳定。例如在当前的“三讲”教育中,有的单位结合本单位编制体制调整的实际,提出了在“三讲”教育中要树立大局意识、纪律意识和群众意识的要求,就是一种很好的结合。二是完成上级指定的教育专题要在本单位热点问题上找切入点。我们可以从有些电视节目中受到启示:象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等栏目为什么收视率高,就是因为抓住了听众关心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找准切入点,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有的可以从兴趣点切入,这就要求掌握大家普遍感兴趣的话题;有的可以从思考点切入,这就要求深入了解广大官兵的真实想法;有的可以从需求点切入,这就要求把握教育对象的主导需求;有的可以从共鸣点切入,这就要求寻找产生共鸣的方法。三是在实施上级统一教育步骤时要确立好教育的起点。从现实基础出发,合理设置本单位的具体目标和内容,确实做到分类引导、逐步提高,把军队建设高标准同本单位官兵的思想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使教育有所收效。 二、共同目标和不同对象的结合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标,就是培养“四有”军人,这是对任何单位和任何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是就各个单位和每个人来讲,情况千差万别,基础参差不齐,问题各不相同。这就必须在共同目标的指导下,找到一个符合实际的结合点。面上教育要找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结合点,分类教育要找出符合各类人员实际的结合点,个别教育要找出符合具体教育对象实际的结合点,这样才能使教育有真正的效果。 比如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要注意寻找共同目标和不同对象的结合点。总体上讲,对所有的学生都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目的是在学生中确立爱国主义情感。但是对每一类学生的作法就不一样:对小学生主要是讲爱国主义的故事,对中学生主要是讲爱国主义的历史,对大学生主要是讲爱国主义的理论。这样教育既避免了重复,又适应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从而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们在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要认真研究解决不同对象的对接点,干部与战士,党员与团员,新兵与老兵,都要区分层次,分类施教,真正达到与教育对象的思想对接。在诸多区别中,最需要突出的是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的区别。总政治部《关于加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规定》中早就明确指出:只需要领导干部掌握的内容,不在基层进行教育。同样道理,专门针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内容,也没有必要在战士中开展教育。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得不好,据部队反映,有的在教育中不讲针对性,将反腐败、廉政建设等教育也在基层展开,这就不可能有什么好的效果。 三、基本要求和授课人特长的结合点 授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注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三者的统一,三者缺一不可,互为渗透,交互作用。同时要坚持思想性是第一位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都要为思想性服务。因此,讲思想性,要考虑内容的信息量,分析的深刻性,举例的生动性,小结的精炼性,联系实际的贴切性。讲知识性和趣味性,要考虑能不能说明观点,有没有教育意义,是不是突出中心,会不会游离主题。这个基本要求,对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样的。 但是,俗话说得好,“十个指头有长短”,每一个人的优势和弱点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在这方面见长,有的在那方面突出。有时候人家的长处可能正好是自己的短处,而人家的短处又可能正好是自己的长处。这就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注意扬长避短,防止那壶不开提那壶的现象。比如,富有鼓动性的授课者,可以把讲稿写得振奋一点,增强讲课的号召力;沉静多思的授课者,把讲稿设计得哲理性强一些,给人以较深刻的启示;有文艺特长的授课者,可以设计一些运用文艺手段的内容,起到辅助的作用;知识面广的授课者,讲稿中可以多用知识来启发思想,提高认识;等等。但是无论自己有什么特长,都要紧紧围绕教育目的和中心,切忌偏离主题,故意卖弄自己的技巧,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还会造成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