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将不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教育将延续到生命的所有阶段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教育将围绕4 种基本学习——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来组织安排。21世纪将是信息化的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将对我国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将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高等教育的结构,人才培养的模式等都将发生很大变化。这一切将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结合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去寻求新的办法、新的途径,必须寻找和确定高等教育的任务、社会的客观需求和人才成长的规律三者相统一的结合点。因此,迈向新世纪的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实现目标、内容、途径、方式等方面的拓展和变革。 一、拓展德育目标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调整教育的培养目标,努力造就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各国通过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对现行教育制度的反思,提出了面向未来社会培养目标的四个方面: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正确思维,如何学习;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增进自己的身心健康。“总而言之,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最开放的人。”(注:国家教委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处编:《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45页。)随着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拓展德育目标,从以往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能力培养,使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道德选择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并强调培养社会公德,让学生学会关心。出席“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各国代表认为,应培养未来的青年一代学会关心,包括: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态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其他物种;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注:国家教委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处编:《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41页。)。在一些国家的培养目标中已经体现了这一精神。日本文部省在阐述“21世纪教育目标”的文件中强调,“在学校里,要特别注意实行德、智、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基本基础教育,还要培养关心他人的精神、爱惜生命的精神、爱护大自然的精神、责任感和自立互助的精神、自制力、礼貌、善良、丰富的感情等等”(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面向21世纪的教育》,求实出版社,1989年,第145页。)。 二、更新德育内容 传统的高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势政策和民主法制教育及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在21世纪,这些内容无疑也是必需的,但作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高校德育仅有这些内容是不够的,而且这些内容本身也需要不断更新。笔者认为,新世纪的高校德育内容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创新意识。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注:转引自天舒编著:《资本的革命》,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8月,第85—86页。)。 高校德育一定要把大学生创新观念的树立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谁拥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谁就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各国政府的一项紧迫任务。 2.培养生态意识。长期以来,现代教育理论偏重于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迫切需要树立适应现代与未来社会发展的新型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因此,高校德育要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大学生中倡导生态伦理精神,建立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体系,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从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3.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是指人的一生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活动来求得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变化,不断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社会经验和从业能力的过程。“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注:吴咏诗:《终身学习——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教育研究》1995年第12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发展日新月异,而大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很有限。因此,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是十分重要的,而最根本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方法、兴趣、欲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地选择、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 4.培养“团队精神”。在新世纪,社会发展对人际交流与合作的要求将大大提高,信息经济与信息社会的到来与发展,将使人们的生产和工作方式不再是分散的、小规模的、封闭的,而是日益趋向网络化、集团化、开放化。这意味着个人的工作不可能孤立地进行,每个人必须与具有不同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因此,高校要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加强对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树立起合作精神,从而改变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合作精神、习惯于个人奋斗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