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创业行为的因素复杂多元,但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有待提高以及创业教育的高投入与创业行为的低产出不匹配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其中既有潜在创业者的内在原因,更有创业环境外在因素的影响。笔者通过文本梳理发现,学界对于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较少,而同时把创业教育、创业动机、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整合到同一个模型探索四者之间关系的研究,除了宁德鹏(2017)贡献了一定的成果外,目前仍没有搜索到其他相应的成果[1]。 鉴于此,本研究通过26省102所本科院校30877份数据,考察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有可能发生的多种影响机理,以丰富、完善创业研究的理论视角与研究路径,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二、假设提出与理论模型 1.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影响 国外学者将创业教育的目标分为三个:第一,教授个体建立一个广泛的、深入的对创业的理解;第二,教授个体“学会变得具有创业精神”,学会用“企业家的模式”处理和负责个人对学习、事业和生活的需求;第三,教授个体学会“如何”成为一个企业家[2]。虽然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企业家[3]。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积极作用,创业具有可教性已得到国外学者的认同[4],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影响创业行为[5]。国内也有诸多学者验证了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积极作用[6]。他们认为,教育和创业之间存在积极地联系。 基于上述理论基础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观察,本研究认为接受过创业教育的个体其更有可能发生创业行为。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2.创业动机的中介作用 创业动机是个体为创立企业或创业实践行为而愿意投入的努力程度[7]。接受了创业教育的个体对创业活动有比较明显的倾向性[8]。高校创业教育是影响大学生创业动机的主要因素[9],而影响创业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创业动机[10]。所以,如何激发和培养个体的创业动机是创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1]。创业动机、能力和技巧可以通过系统的创业教育来培养[12]。接受过创业教育和未接受过创业教育的个体创业动机有显著差异[13],个体接受了创业教育其创业动机能得到显著提高[14]。表明了创业教育与创业动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即创业教育能够显著正向影响个体的创业动机[15]。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创业动机在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正向影响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 3.创业意向的中介作用 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16],潜在创业者的创业意向在其创业行为的转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7]。所以,探究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创业意向对促进个体发生实际创业行为非常关键。已有研究表明,创业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态度与意向,为创业做准备[18]。参与创业实践和创业教学课程不但能够激发个体的创业兴趣和增加个体的创业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让个体亲身参与到创业中,使个体对创业认知提升到实践层面,减少其对创业的恐惧,从而最终提升个体的创业意向[19]。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创业意向在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正向影响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 4.创业动机与创业意向的链式中介作用 创业意向来自创业动机[20],创业动机是提升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转化的关键[21]。创业意向的强弱决定了个体是否会发生实际创业行为[22]。基于创业认知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创业动机与创业意向的共同作用促使个体产生实际的创业行为[23]。个体实施创业行为的动力和能量来自创业动机,创业动机首先通过增强个体的创业意向,进而促使个体参与到创业行为实践中,也就是说创业动机与创业意向对创业行为都能产生显著积极的正向影响[24]。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本研究认为创业教育通过创业动机的正向作用而间接正向影响创业意向,而创业意向又是创业行为的必要条件与最重要的前置预测指标,因此,本研究认为在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理中的一条路径就是“创业教育—创业动机—创业意向—创业行为”。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创业动机与创业意向在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正向影响关系中存在链式中介作用。 基于以上研究假设的理论基础以及理论推导并结合实践观察提出了本文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模型 三、研究设计 1.样本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两种作答方式。通过教育部学生司的协调,取得全国26省102所高校的支持,由招就处出面请有关院系辅导员帮忙选定学生样本,最终回收问卷总数量为34498,有效问卷数量为3088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5%。在这30887位学生中,主要以女性为主(17520人),占56.72%;学校以华北(7547人)和华东(7414人)的居多,分别占学生总数的24.43%和24.00%;学校性质以非“211”本科高校(16999)的居多,占学生总数的55.04%;专业以理工类(8614人)与经管类(6765人)专业的学生为主,分别占学生总数的27.89%和21.90%。本研究样本分布广泛,具备了研究问题的普遍性和可靠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