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后选专业有助于提高本科生的专业兴趣吗  

作者简介:
马莉萍,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博士;朱红,通讯作者,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博士;文东茅,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内容提要:

专业选择时机与专业兴趣的关系广受关注,但是选择性偏差的存在可能导致研究结论的偏误,本文以某重点大学入学前选专业和入学后选专业的学生为比较对象,通过配对抽样、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配对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的方法,保证项目学生和非项目学生在可观察和不可观察特征上的可比性,以克服选择性偏差问题。研究发现,相比入学前选专业的学生,那些入学后选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后的兴趣变化程度更大,对所学专业的兴趣程度更高,但在将来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意愿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发现为我国高校入学后选专业和自由转换专业的改革方向提供了研究借鉴。


期刊代号:G4
分类名称:高等教育
复印期号:2017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17)02-0131-14

      一、研究背景

      专业兴趣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大学生的专业兴趣缺失已成为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一些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度普遍较低,[1-3]高达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表示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4]

      大学生缺乏专业兴趣可能与我国现行的大学录取机制和专业选择机制有关。一方面,入学前确定专业可能剥夺了学生探索专业和了解自己的机会。在现行的高考录取制度下,考生需要在高考前后①提交《高考志愿填报表》,包括希望就读的大学和希望就读的专业。然而,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几乎将全部的时间精力用于准备高考,没有机会探索了解自己的兴趣偏好、大学专业的设置和学习内容,因此很难做出真正符合自己兴趣的选择。[5]另一方面,入学前填报大学和专业可能导致学生无法就读自己偏好的专业。大学根据考生的高考分数和志愿做出是否录取的决定,如果学生的分数很高,则可以被所填报的大学录取到所填报的专业。但如果考生的分数相对较低,选择“专业服从调剂”能够增加被所填报大学录取的机会,但也可能被调剂到其他分数线较低的“冷门”专业;选择“专业不服从调剂”,则可能无法被第一志愿高校录取,在阶梯志愿的制度下还有无法被任何一所高校录取而落榜的风险。[6-7]为了避免高分落榜现象,一些省份相继实行了“平行志愿”的录取机制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分落榜”的风险[8],但考生为了能够被平行志愿中偏好顺序较高的大学录取,在填报专业志愿时仍然需要在分数和兴趣之间进行权衡。因此,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不仅要考虑自己对大学和专业的偏好,还要同时考虑自己的相对成绩及被录取的概率,导致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未必能够反映考生的真正兴趣。[9]

      大学生缺乏专业兴趣还可能与我国大学的专业转换机制有关。考生一旦被大学录取,即进入相应的专业院系学习。然而,受到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名额限制及院系资源的约束,学生转换专业的门槛较高、名额较少,即便学生在入校后发现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或者对其他专业更有兴趣,也无法自由地转换专业。以某大学为例,尽管各院系的规定各不相同,但是一般都要求学生成绩优良、无不及格科目、达到一定的绩点要求,还要参加各院系组织的转系笔试或面试才能转换专业。[10]相比之下,其他一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学生可以在进入大学后学习一段时间再确定修读什么专业,且转换专业也相对灵活自由。[11-12]

      近年来,出于对入学前选专业弊端的担忧,我国一些高校开始实验入学后选择专业的模式。如2007年北京大学在原有元培实验班的基础上成立元培学院,被元培学院录取的学生可以在入校后的两年内自由选择专业。2010年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开办了混合班和人文社科实验班,学生在第一、二年级接受通识教育,在三、四年级进入某一专业领域学习。这些举措的实施意味着延长了学生确定专业前的学习探索时间,增加了学生找到专业兴趣的机会。

      本文将利用某重点高校的一项入学后选择专业的教育改革项目,使用配对抽样和固定效应的方法,比较该项目学生与其他入学前选择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兴趣上是否存在差异,即考察入学后专业选择的机制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以此为未来可能实行的入学后自由转换专业制度提供研究借鉴。

      二、相关文献

      兴趣常常被定义为个体在获取信息、学习、探求和认知过程中得到满足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带有积极情绪色彩,是认识事物、学习和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影响因素。[13-15]海蒂(S.Heidi)的兴趣发展理论认为,兴趣的发展经历着从不稳定的、基于情境出发的“情境兴趣”向较为稳定的、内化的、与个人价值观一致的“个人兴趣”发展的过程。[16]津茨伯格(E.Ginzberg)的研究也发现,兴趣的形成并不是从小就定型了,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分化,且这种分化具有阶段性。年龄越小,人的兴趣变化就越大。[17]华盛顿大学对本科女生进行六年追踪的研究发现,每年都会有工程和科学专业的女生转专业,比例最高的是大二年级,有16%的学生转专业,其他年级转专业的学生比例大概在3%~5%。[18]国内也有研究发现,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的比例在增加。[19]

      专业选择时机可能影响学生的专业兴趣以及是否希望在毕业后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等。研究发现,如果学生缺少专业兴趣,那么就可能转换专业。[20]西摩(E.Seymour)等人的研究也发现,那些修读STEM专业③的学生转换专业的原因正是他们对本专业失去了兴趣。[21]但是,入学前选专业与入学后选专业对专业兴趣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

      入学后选专业可能会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专业选择是一个学生逐渐了解自己与专业是否匹配的过程[22],入学后选专业允许学生有更加充分的时间探索和发现自己的专业兴趣,并通过入校后修读不同专业的课程,逐渐了解自己的比较优势[23-25],这种比较优势也被很多研究证实是影响学生专业选择甚至工资收入的重要因素。[26-28]同时,入学后选专业也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了解修读各专业的成本和收益,比如专业学习的难度、专业的就业预期等。[29-3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