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制度学习研究述评与展望

作 者:
刘娟 

作者简介:
刘娟,天津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222 刘娟(1979- ),女,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天津 300222)。

原文出处:
外国经济与管理

内容提要:

跨国企业在东道国市场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是与母国市场不同的制度环境,由此产生的制度距离及制度学习问题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跨国企业制度学习相关概念演进、方式路径探索、制度学习效果度量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评述,并就未来相关探究方向及重点予以展望,以供后续研究及我国企业国际化实践参考。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5 年 06 期

字号:

       一、引言

       制度学习(institutional learning)和制度同构(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是源自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在跨国公司理论研究领域,对阐释跨国企业行为决策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当跨国企业面对东道国迥异的制度环境时,其行为决策只有与当地企业及顾客的行为偏好保持一致,才能在东道国市场获得“合法性”地位,获取更多运营收益(Henisz和Zelner,2005;Peng,2003)。所谓制度同构,是指在相同环境制约条件下,有一种力量促使某一单元与其他单元具有相似的“制约性过程”(DiMaggio和Powell,1983)。跨国企业在进入东道国市场后努力融入该国政治经济体系的制度同构行为始于制度学习(Sirmon等,2007)。跨国企业制度学习并不仅指对东道国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制等常规性显性知识的学习,更是指跨国企业将生产、营销、人事管理等诸多要素融入或植根于东道国制度环境内的一种重要同构行为(Xu和Hitt,2012)。就表现形式而言,跨国企业制度学习的具体方式、路径与跨国企业东道国关系网络构建密切相关且彼此呼应。

       近年来,学界围绕制度学习的相关研究日渐增多,主要原因在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企业以对外直接投资或其他合作方式参与全球生产及全球竞争取得长足进展。在此过程中,母国与东道国的制度距离(institutional distance)会对跨国企业的东道国市场区位选择、进入模式及其他行为决策和绩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Ando,2012;Darby和Wooton,2010;蒋冠宏和蒋殿春,2012)。更为重要的是,在企业国际化战略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已不再将制度距离视为企业选择海外市场不可逾越的障碍(尤其针对那些与别国制度环境存在较大差距的国家),反而愈发重视制度同构的作用,并倾向于通过制度学习融入东道国制度环境内,以减少因制度距离产生的摩擦(Markus和Markku,2005),降低跨国企业海外市场经营不确定性(Gompers等,2009;Lindsey,2008),规避“外来者劣势”(Hochberg等,2010;Meuleman和Wright,2009),提高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的“合法性”地位,获取更多东道国资源(李军和王玉荣,2013)。就中国跨国企业实践而言,其发展速度及规模均取得骄人业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已涵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多种不同制度背景的海外市场。但由于对东道国制度环境的漠视或不熟悉,无法植根于东道国制度环境内并充分获取“合法性”地位,也使得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失利、运营低效及争端冲突事件频发,不仅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利益损失,更影响到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声誉及形象。因而,在中国企业大规模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采取必要的制度学习行为以应对东道国制度环境的差异,将对中国企业规避“外来者”劣势、获取东道国“合法性”地位、提高海外市场运营绩效产生深远影响。鉴于此,系统梳理现有跨国企业制度学习研究成果,在推进跨国公司及国际商务理论研究纵深发展的同时,对中国跨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及管理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及借鉴作用。

       二、跨国企业制度学习相关概念演进

       跨国企业在东道国市场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是与母国市场不同的制度环境,这使得跨国企业在东道国市场经营活动中需要承担当地企业无须担负的额外成本,克服当地企业无须面临的经营障碍。而如何通过制度学习来克服或规避上述难题,则成为国际商务及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伴随跨国企业制度学习管理实践的深入拓展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交叉融合,国际商务学者研究重点也从专注于制度学习内容(知识学习)逐渐转向聚焦制度学习方式(制度同构行为);随着“心理距离”、“外来者劣势”及“制度距离”、“制度同构”等核心概念的引入,学者们对于跨国企业制度学习概念本质的认知及理解也逐渐深化。

       (一)跨国企业的东道国市场知识学习

       早期文献显示,不论是国际商务还是跨国公司理论学者都对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制度环境差异性(“心理距离”)及由此带来的跨国企业东道国市场“外来者劣势”问题给予较多关注,并提出跨国企业进行东道国市场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1.“心理距离”规避与经验知识学习范畴。国际商务学者十分重视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知识学习,企业国际化进程理论即为其代表。该理论在沿袭Penrose(1959)企业成长理论的同时,更强调知识学习在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中的重要作用(Johanson和Vahlne,1977、1990)。Johanson和Vahlne(1977)在其开创性论文《企业国际化过程:知识增长与渐进国外市场投入的模型》中明确指出,企业国际化成长是企业以渐进方式参与国际经营活动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为规避母国与东道国市场“心理距离”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企业通过经验知识学习(experience learning)获得外国市场知识和企业国际化运作知识与企业对该国的决策行为和资源投入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正是企业国际化的机理所在。所谓“心理距离”(psychic distance),是指阻碍或扰乱跨国企业与东道国市场间信息流动的因素,包括语言、文化、政治体制、教育水平、产业发展水平等(Johanson和Wiedersheim-Paul,1975)。此后,Eriksson等(1997)从市场和企业两个维度对企业国际化经验知识进行划分及界定,强调指出以此二者为主要涵盖内容的经验知识是整个企业国际化进程理论的核心解释变量。其中,一类为特定市场知识,即某一特定东道国市场所特有的知识,包括外国业务知识和外国制度知识,这些知识可帮助跨国企业识别东道国市场机会,借助于构建跨国企业国际市场关系网络可获得此类经验知识;另一类则为企业层面的国际化运作知识,即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所必备的资源、能力、条件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组织管理及发展国际化经营活动的知识,包括企业国际化独特技术能力、管理运作知识经验等;此类知识具有缄默及意会性特征,只能通过企业在市场的经营活动来获得,且仅存在于特定个人头脑中,难以转移和复制,故此种“经验知识”只能通过企业国际化实践“干中学”获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