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速度。率先提出“金砖四国”一词的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欧尼尔表示,中国内地的总体经济规模可能于2027年超越美国,晋身全球第一(Neill,2011)。与此同时,以联想、海尔、华为、三一重工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开始在国际市场取得大规模扩张。以资源基础观(RBV)的战略观点分析,这些企业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对手相比,并不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也不具备有价值、稀有、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它们的成长对传统的战略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 自从普拉哈拉德与汉默尔提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及其判别标准以来(Prahalad & Hamel,1990),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开始从注重产业组织结构向如何通过核心竞争力来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转变。只有当核心能力能够同时满足有价值、稀有、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4个标准时,才能为组织带来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此后,对于战略管理的研究划分为战略内容研究和战略过程研究两个部分。对于战略内容的研究多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集中于具体的战略决策及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Delmas & Toffel,2008)。这方面的研究强调,与管理者做出的组织内部决定相比,一家公司所在的行业对公司的业绩影响更大,并认为公司的业绩主要取决于所在行业的特征。上述内容揭示了外部环境对公司战略行为的决定性影响。而战略过程的研究则大多基于组织的资源基础观,注重如何引导与支持战略行动(Huff & Reger,1987)。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组合,而这些资源和能力的独特性是企业战略和超额利润的基石(Newbert,2008)。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选择的战略必须能够使其在一个有吸引力的行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步入谷底,那些按照上述西方战略理论分析框架而言,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西方跨国公司纷纷陷入困境。尽管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完善的管理系统、卓越的品牌资产、数量惊人的专利技术和庞大的规模及市场份额,它们依然无法阻挡新兴市场企业在本土乃至全球市场的逆势扩张。 新兴市场企业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规模上,它们在创新能力方面也开始快速成长并正逐步取代发达国家企业的地位。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在专利、实用新型、商标和工业设计三大类别的申请数量上均已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在福布斯最新发布的“2012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排行榜”前20强中,除去美国借助强大的创新能力占据10个席位外,来自中国与印度的企业分别占据了4席和3席,而传统的发达国家日本、英国和法国则各夺得了一个席位。 毫无疑问,这些新兴市场企业的出现为战略管理的理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对这些企业成长轨迹的探究,我们或许可以在西方传统战略理论的框架外找到适合新兴市场企业的战略理论基础,在本文中,我们着重在以下方面拓展陆亚东(Yadong Luo)教授在演讲中提出的“复合基础观(composition-based view)”:(1)论述复合基础观的文化及现实背景;(2)具体阐述中国当前内外部环境下的复合基础观的内涵;(3)论述中国企业如何实施复合战略,提升复合能力的途径与方法(“LEARN”模型)。
二、复合基础观的提出 (一)复合基础观的定义 “复合基础观”的思想最早由陆亚东(Yadong Luo)教授于2012年在剑桥大学Judge商学院的一次演讲中系统提出,后又于2012年年底在国内SMS广州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企业创新理论与实践重点项目群启动会议(广州)上拓展阐述。虽然陆教授的观点目前仅以演讲稿(PPT)的形式呈现,但这一思想的内涵已经论述,这也激励了本文沿着他的思路继续进行拓展和具体化。陆亚东认为,复合基础观中的“复合”概念是指,对企业拥有的或从外部可购买的资源,通过创新、整合地方式进行使用,从而创造出独特的竞争优势或发展路径(Luo,2012)。进一步地,本研究将复合的概念拓展到企业战略的产品、能力与竞争手段上,并提出: 复合基础观是指,企业通过对自身拥有或外部可购买的资源与能力进行创新、整合地运用,提供具有复合功能特征的产品或服务,用复合竞争的手段获取、创造出独特的竞争优势或发展路径。 上述概念描述了复合基础观内涵的3个组成部分,即复合式提供、复合式竞争和复合式能力。其中,复合式提供是载体,复合式竞争是手段,而复合式能力则是复合基础观的动力。 复合基础观与传统的战略理论在思维模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更加强调对已有产品特征、竞争手段和能力的独创性集成、整合,其常见的结果特征是高性价比、快速的市场响应、规模和范围经济性。 复合基础观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复合基础观关注的是只有普通资源的普通企业如何生存与发展。 以往的战略理论一直认为,组织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是其在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而竞争优势直接带来了组织的卓越绩效表现(Prahalad & Hamel,1990)。核心能力必须满足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以及不可替代这4个必要条件。资源基础观强调的是企业的资源或能力是异质的(heterogeneity),这些重要的资源或能力是无法流动的(immo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