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企业战略如何保持动态与静态的平衡?如果外界环境发生变化而企业视而不见,则企业必然陷入危机。所以,企业克服惯性是必须的。但如果企业频繁改变自己的战略,则当企业没有建立规模经济时,企业在竞争中则时刻处于被动,在此意义上,战略又需要保持一定的惯性。因此,企业需要关注战略演化中的战略惯性—战略竞争姿态的一个核心概念,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对于战略演化问题,Barton(1992)认为如果企业过于强调核心竞争力,则可能陷入核心能力的陷阱。刘海建等(2010)则从组织结构的角度讨论了战略惯性问题,认为当前的中国企业不宜过于强调柔性,过于强调柔性实际上即大企业转型中的小企业病。然而,目前仍有三个问题需要探讨:第一,战略惯性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人们可能会说,惯性意味着企业保持原先的战略姿态不变。如果仅仅如此定义,则这种定义是一个套套逻辑,是一种同义反复——惯性当然意味着战略姿态很难改变,但这对于理解这个概念并无太大的用处。第二,企业战略惯性如何进行测量?有的学者从载体的角度来分类,如企业家认知、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还有的从来源的角度来分类,如惯例惯性和资源惯性;还有的从姿态的角度来分类,如企业行为本身的前后一致性、与同行业对手行为的接近性。但目前如何测量并无共识。第三,中国情境化问题。由于中国特有的情境,出现了不同于西方的重要战略问题。Boisot and Child(1996)认为西方的市场经济进化模式是从部落到官僚制,然后到市场经济;而中国是从部落到群落,再到市场经济。前者是在健全法律制度、文化制度、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向帕雷托最优的市场经济过渡。而中国是当以上制度都不健全时,直接向最优的市场经济模式过渡。如何把战略惯性的研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这里,我们本意不在于在现有成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实证的理论框架并验证之;而是在现有领域理论不成熟的情况下,通过理论梳理和总结,对战略惯性的概念、测量、方法论、情境化问题提出了一个演绎的理论框架,为将来的实证研究学者提供一个实证的研究基础。笔者认为,在我国管理学理论与知识创新日益走向国际化的今天,这种基础性的归纳与演绎尤为重要。 二、战略惯性的理论渊源与解释 1.战略惯性的概念 “惯性”一词,本来是物理学上的概念,意思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一种属性。对于惯性一词的翻译,国外学者大多用“Inertia”来表示(Hannan & Freeman,1977)。国内也有的人把它翻译为“惯性”(郭毅,2006)。在Barton(1992)的定义中,该概念是“短视”的代名词,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不利影响。这里倾向于把惯性看作不带有感情色彩的中性词。 在学术渊源中,该概念首先由以Hannan and Freeman(1977,1984)为代表的斯坦福学派提出。在20世纪的70-80年代,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的一批学者,如Hannan、Freeman、Pfeffer等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企业本身的战略对于企业的作用真的如想象中那样大吗?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当今的中国企业依然有很重要的意义,诸如吴晓波在《大败局》中分析了很多中国企业失败的例子,很多企业都是过度迷信企业所制定的战略,认为自己依靠战略能够把握先机,把握全局,因此对于企业原先成功的“一招鲜”的战略坚信不疑,但最后的结局是很多企业都失败了。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对于企业的作用远远不如人们想象中那么大。因此这些学者换了一个角度,认为企业本身的命运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并非由企业本身所制定的战略所决定。正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一样,企业只能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起初,人们对于该理论予以强烈质疑,因为这一理论在根本上否定了企业战略的作用。但很多学者用报纸行业、汽车行业、葡萄酒行业长达数百年的企业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证实了他们的推断。企业的命运更多由外部环境决定,适者生存。因为这一理论主要从企业所在种群的角度来观察企业的命运,所以,后来人称之为“种群生态学派”。后来这一社会学中的理论被引入战略管理研究,被用于分析企业产业演变、结构变迁、跨国公司进入某新市场(如中国)的战略进入与退出、企业战略变革的有关问题。该概念提醒企业,不要过度迷信自身的战略与能力、更多要审查外界环境的变化来选择自己的市场行为。因此企业更多要培养自己的惯性,这种惯性能够极大降低企业的死亡率。而如果企业频繁改变自己的战略,将大大增加企业死亡的可能性。 后来,很多学者又对该概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来源于卡耐基·梅隆学派中西蒙、马奇的“有限理性”的观点(Simon,1955)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企业为什么不能用战略改变自身的命运而只能屈从于外部环境?只能适应环境而不能改变环境?这种惯性是否对于企业也意味着不利呢?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梅隆学派中西蒙、马奇认为,这是由于企业组织本身的有限理性所导致的。企业在做决策时,不可能拥有完全的信息,也不可能拥有完全的方案,更不可能知晓在所有方案基础上的执行结果。因此,企业只能做相对满意的选择。当企业在做战略选择时,企业本能的就是短视,更多强调在当前环境的战略选择。但与此同时,却忽视了更多、更广范围内的选择。因此,企业原先的竞争能力仅仅是针对原先的适应范围。如果外界环境变化,原先战略可能不适应企业外部的环境。此时,战略惯性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