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导向的管理研究成果评价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春花(1964- ),女,广东湛江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组织与文化管理、中国本土企业成长,E-mail:bmchchen@scut.edu.cn;陈鸿志,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 510640)。

原文出处:
管理学报

内容提要:

基于管理学的技术科学属性,回顾了经典管理研究及其理论成果的特征,构建了管理研究成果在实践导向维度上的“问题挖掘—理论构建—效益贡献”QTB评价模型,并进一步探索设置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2 年 05 期

字号:

      近年来,“直面中国管理实践”、“实践导向”已逐渐成为中国管理学界的重要共识,这也是当前中国管理研究者的重要使命[1]。在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大量从管理实践中成长起来的管理学家,如泰勒、吉尔布雷斯、贝杜和法约尔,让我们了解到,实践激发了理论的产生,理论指导了实践。正如HUCZYNSKI所指出的:“管理学领袖们在管理理论创新、管理理论传播和实践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要解释他们的影响,就必须既掌握管理工作的自然属性,又了解管理者的需求。只有那些迎合了管理者需求的管理理论才能受到管理者的追捧,而且管理的自然属性更加倾向于关注那些能够帮助企业和组织解决问题的管理学领袖。”[2]管理研究及其理论成果源于实践,用于指导管理实践活动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管理实践是推动管理研究及理论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实践导向成为评价管理实践研究的两个基本维度之一[3]。

      科学研究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知识生产和创造的过程,因此,对科学研究活动的评价,实质上是对知识生产和管理活动的评价。换言之,对科学技术体系的测度必然会转化为对知识体系的测度[4]。也就是说,科研成果是科研活动的直接体现,是进行科学评价的直接依据;而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科研活动需要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成果,成果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因而要实行分类评价,或按照相同的标准和方式转换成可比的统一结果或形式[5]。对于管理研究及其成果的评价也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原则和标准。

      本文从成果及其贡献的角度对管理研究进行科学评价和价值评估,基于管理学所具有的技术科学学科属性,并参照了经典的管理研究和理论成果的特征,试图探讨并构建管理研究成果在实践导向维度上的评价模型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1 技术科学视角下管理研究实践导向的评价模型

      基于技术认识论“致用”的研究逻辑,可以借助钱学森[6]的“技术科学观”来认识和把握管理学和管理研究的属性特征,进而结合经典管理研究及其理论成果的特征,构建实践导向的评价模型,提供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形成统一的评价逻辑。

      1.1 管理研究的技术科学性质

      VAN DE VEN等[7]指出,管理学要“致用”,就必须实现认识论层面的改变,由“求真”的逻辑转为“致用”的逻辑。吕力[8]基于以上观点,从科学和技术两种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了管理研究中“求真”与“致用”两种逻辑的本质区别。由于求真与致用两种研究逻辑在目的、推理方式、知识体系3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有关管理实践的操作性知识并不能完全从科学理论中推演出来。因为科学认识论的目标是“求真”,它的直接目标不是为现存的实际问题提供行动规则,而人们又必须尽快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技术认识论指导下的“致用的知识”对于管理而言就是十分必要的。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管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致用”,而不是“求真”。对此,我们可以借助钱学森[6]的“技术科学观”进一步地把握管理学和管理研究的属性特征。

      钱学森[6]指出,把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工程技术不是简单的推演,而是需要高度的创造性,实现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的综合,因而产生了一种新的专业部门——技术科学。钱学森强调,技术科学中含有比较多的没有经过严密整理和分析的原始经验成分,这在自然科学中是很少并且需要努力消除的,但是在技术科学中,原始经验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这也影响了技术科学的研究方法——技术科学是从实践的经验出发,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精炼,创造出理论。技术科学是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它的主要作用是从技术实践中,提取具有一般性的对象,它的研究成果就是对那些技术问题有普遍的应用。鉴于此,技术科学工作者必须经常和工程师们联系,知道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时甚至直接参加解决生产出现的问题,以取得实践经验。技术理论的意义在于,有了技术理论,就不必完全依赖工作经验。

      吕力[9]根据技术科学观“既强调管理中存在客观规律这一事实,又强调实际中原始管理经验的重要性”的特征,将“技术科学观”应用到管理学领域,进而指出管理科学的“技术科学”性质:人类可以逐步从管理经验中提炼出一般规律,但永远也不可能穷尽一切管理原始经验。

      技术科学具有以下的学科属性特征:①学科宗旨:技术科学是直接为了解决人类现实需要中的具体问题的。②学科性质:技术科学是介于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相对独立的学科层次,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③学科特征:既体现为科学,又表现为艺术。④知识构成:技术科学首先是科学,其知识要受真理性标准的约束;但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然要满足人类的价值诉求,故完整的知识体系又必须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10]。管理学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面向实际的应用性、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性,以及众多实践价值导向的管理理论和规律,也正符合技术科学的以上特征。鉴于此,我们可以从技术科学观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管理研究的性质,并以“致用”的技术认识论来确立实践导向维度的评价标准。

      1.2 管理研究实践导向的“问题挖掘—理论构建—效益贡献”评价模型

      钱学森[6]认为,技术科学的关键是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在摸索问题关键点时,我们必须依靠客观规律的认识,必须知道什么是原则上可行的,什么是原则上不可行的。唯有彻底掌握了客观规律,我们的探索才不会迷失方向。技术科学是从实践的经验(或目的)出发,通过科学的分析或提炼,创造出技术的理论。

      从致用的逻辑来看,管理学本质上是一门技术。从技术认识论看来,技术的最终评价标准是“有效性”,即安全、实用、经济、耐久、可靠、高效、简便、美观等一系列指标,是一种技术是否成功的标志[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