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演变:理想类型的方法

作 者:
王骥 

作者简介:
王骥(1976-),男,湖北襄樊人,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科学学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4

原文出处:
科学学研究

内容提要:

作为一种知识生产组织,大学知识生产方式既具有“知识生产方式”的一般属性,也有其独特的内涵,即“知识生产方式”的一般属性在大学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特殊体现。依据理想类型的方法和隐喻的手法,大学知识生产方式演变的阶段可以构建为“书斋型”、“实验室型”以及“企业型”三种类型。


期刊代号:G4
分类名称:高等教育
复印期号:2011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053(2011)09-1299-05

      修回日期:2011-06-21

      知识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力方面体现为知识的认识维度,由认识模式和认识手段两个要素构成;生产关系体现为大学的组织维度,由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两个要素构成。大学作为一种知识生产组织,生产方式也是其演变的核心力量,也是区分各个时代大学的重要标志。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演变就体现在认识维度与组织维度之间的互动上,尤其是体现在大学的组织特性对认识维度的影响上①。

      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经历了从中世纪大学到当代大学出现的种种转变。依据对西方大学发展史以及知识生产方式的理解,本文把大学知识生产方式划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②以及对应的类型:传统社会的“书斋型”,现代社会的“实验室型”,以及后现代社会或者称之为后工业社会的“企业型”。当然这种类型的构建是一种“理想类型”,即一种理想化的典型。它是研究者观念上的一种主观建构,是对现实的一种抽象概括。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理想类型”是根据大学知识生产发展中基本的事实关联,构建出的合理的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理想形态,目的在于描述和解释的方便③。而且本文对类型的言说使用了“隐喻”的方法。所谓隐喻就是用于命名不同事物的名称之间的相互借用,是相对明喻的一种比喻。明喻依赖于事实知识,隐喻则利用那些半包含在概念本身之中的联系。实际上很多科学的概念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隐喻式的。“书斋型”、“实验室型”以及“企业型”的大学知识生产方式就是对当时大学知识生产样态的一种隐喻,背后也包含一整套需要分析的概念体系。

      1 “书斋型”的大学知识生产方式

      “书斋型”的知识生产方式产生于中世纪大学。中世纪大学尤其是巴黎大学为代表的大学本质上不是一个单纯教学机构,更是一个学术研究组织,突出追求的是学术的自由研究和知识的广泛传播,经院哲学的产生是其确立的标志。

      1.1 “书斋型”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认识维度

      (1)认识模式

      中世纪大学的认识模式主要是哲学思辨,这是对古希腊哲学思维的继承。广义的哲学即用理性的态度反思我们的经验,而狭义的哲学则是指理论的理性[1]。以理论的理性解释世界是古希腊的独特方式,它们的哲学可以称之为科学-哲学。理论的理性在于为世界提供一种本体论思考,是指对万事万物的本原所进行的一种形而上学的思考及其结果,思考它是什么,它如何产生万物,对事物做“本体”上的思考,其实质就是通过寻求概念的本质来揭示世界的本质。从中我们也可以这种思维所运用的方法,即“思辨”,指不依赖于任何经验只进行纯概念和纯理论的思考,借助演绎逻辑推理。

      在中世纪大学,占据统治地位的是以论证信仰为目的的经院哲学。而经院哲学就是在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基础和归宿的哲学。在中世纪大学,信仰是根本的,理性是为信仰服务的。经院哲学虽然是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但它首先是一种神学和哲学,它是用理性去证明上帝的存在。大学里的“唯实论”和“唯名论”之争就是如此。经院哲学非常注重逻辑的训练。为了培养逻辑能力,中世纪大学主要采用的是辩证推理。这种方法不仅是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研究方法。“辩证法根据亚里士多德或然知识推理的思想发展连通从思想的质料中分化出来的形式逻辑,最终演化为中世纪的经院辩证法”[2]。辩证法成为中世纪大学唯一的思维与教育方法。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分为讲授和辩论,讲授即指阅读指定的教材,由教师诵读教科书原文及其注解,然后就是讨论问题和辩论。辩论是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最主要的经院学训练方式,参加辩论者有很高的知识水准。

      (2)认识手段

      由于哲学思辨式的认识模式,中世纪大学的认识手段主要就是书籍。教师和学生主要靠图书才能交流思想和传授知识。“教师和学生不仅需要阅读大纲规定的著作,教授的讲课内容同样必须记录下来。学生们自己记笔记,其中有些笔记流传下来。除此之外,教授讲稿要发表,而且还必须尽快问世,以便考试时可以应用。同时还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样本。这项工作的基础是‘卷’”。1264年帕多瓦大学的规章明确载明:“没有样本,就没有大学。”[3]

      1.2 “书斋型”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组织维度

      (1)组织结构

      在组织结构上,中世纪大学有了初步的学科和院系。中世纪大学起初都是单科大学,巴黎大学在成立之初也是以研究神学出名,但在后来的大学中一般都开设文、法、医、神四科,学科开始成为大学智力活动开展的依托。以学科为依托,中世纪大学形成了学院。但是学科没有完全分化,学科结构也是比较单一松散的,仍然是大百科全书式的,因此,学院之间极为松散。其次,在教学与研究组织上,中世纪大学教师和学生组成了较为正式的研讨班。教师和学生进行学术活动主要是靠教学,依靠的组织主要是研究班,围绕一个教师进行研讨和学习。这种研究班发展成为所谓的讲座组织。“讲座组织历史悠久,它一直是欧洲和拉丁美洲绝大多数大学的传统操作形式,起源于中世纪大学的早期组织,当时教师组织一些助教和一批学生成立了行会或者行会联合会。讲座是一种典型的个人权威的表现,它是个人统治的一种持久根源”[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