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MPA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与成效

作者简介:
宋凤轩,谷彦芳,姜杰凡,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宋凤轩(1971—),男,河北海兴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财政学、社会保障和公共管理学的教学与科研。

原文出处: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知识化、专业化高层次公务员队伍的平台。河北大学于2005年成为全国第三批试点单位开展MPA专业学位教育,同时也是河北省首批开展MPA专业学位教育的高校之一。开展MPA教育以来,河北大学结合地方性院校的实际,依托综合型院校的资源优势,在MPA专业学位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经过5年的努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逐渐凸显。


期刊代号:G4
分类名称:高等教育
复印期号:2011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71(2010)04-0075-02

      一、MPA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适应时代需求,确立服务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MPA作为一种专业学位教育形式,担负着为公共部门输送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因此,MPA的人才培养理念必须与公共部门的人才需求结合在一起。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府的职能定位出现转型,“权力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转变,“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的趋势日渐明显,我国也适时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这一转变要求作为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公共管理者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更需要具有服务意识。在MPA教育中,我们紧密结合这一实际,既保留了国内外院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又将服务型人才培养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这不仅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要求,也是MPA人才培养目标的突破和创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1.课程内容采用“三模块”制。MPA课程在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的基础上,单设了“道德模块”。“道德模块”的课程贯穿于MPA教育的全程,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第一,开展入学教育,帮助学员实现校园角色感的回归,引导学员暂时抛开社会角色和地位,感受校园的学习气氛和紧迫感;第二,设置公共伦理学、职业道德等选修课程,帮助政府管理者的公共伦理观、公共道德观、公共服务观重塑。

      2.教学方式坚持灵活多样。在道德模块课程的学习中,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除课堂上课外,更多地采用参观、访谈、报告甚至仿真表演的形式实现。如:在开学伊始带领学员参观学校的博物馆、图书馆,培养学生的母校情结;邀请政府部门的领导做报告,更进一步拉近与实践领域的距离;利用各种资源优势,组织学员到监狱等司法部门参观、访谈,增强公共部门工作者的危机意识,等等。这些活动对学员的影响非常深远。

      (二)确保培养质量,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发展MPA教育以来,我们充分依托河北大学作为综合性院校的优势以及其在省内外的广泛影响,组建了一支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1.整合全校优势资源。以管理学院教师为主体,吸纳经济学院、政法学院、马列教研部、公外教研室、校直单位等最优秀师资,确保了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2.广泛吸纳实践资源。结合MPA教育的特点,广泛利用河北大学的良好声誉和社会合作关系,吸纳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发改委、河北省地税局、河北省国税局、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卫生厅、河北省公安厅、河北省纪检委、河北省财政厅等职能部门的领导担任MPA的导师,充分发挥其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利用河北大学地处保定市的便利条件,在每次授课期间,都从北京、天津等地邀请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以把握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了解公共管理实践领域的最新探索。学术报告已经成为MPA教学中的一部分,国内一流院校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交流中灌输到教学中。

      目前从事与MPA相关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有4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2名,副教授(副研究员)2名,博士生导师8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教师3人,在读博士5人,有出国进修、考察经历的教师25人,具有理论专长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政府部门领导干部17人。除第一导师外,还为每位研究生配备第二导师,仅2005级MPA研究生,我校就从河北省地税系统聘请了27名省局处长和市局局长来担任,MPA研究生第二导师,指导学生业务实践和领导能力提升。近年来,这些教师在学术研究方面,承担各类与MPA教学相关的科研项目32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18项,横向课题11项,获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励28项。发表和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著作、论文,代表性的学术著作有《中国税制导论》、《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论》、《中国行政学》、《中国公共经济体制改革与公共经济学论纲》、《科学发展观与财税政策创新研究》等。

      (三)坚持“双向科研”,提升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

      一方面,坚持不懈的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水平,实现学科发展的前提和根本。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广泛吸纳MPA研究生参与,通过共同合作的方式达到共赢的目标。不仅如此,MPA导师还积极创造机会鼓励MPA研究生独立申报课题,如2005级MPA研究生赵丽彦就承担了2008年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研究课题,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圆满地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

      另一方面,教学研究也是教师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MPA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并不长,教学研究和探索便成为MPA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河北大学MPA教师审时度势,利用学校较早开展MPA教育的优势,申报了河北省学位办课题“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得到了河北省学位办的立项,目前该项课题正在进行中。

      (四)不断开拓创新,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在MPA教学方式上,在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方式的基础上,通过“MPA研究生上讲台”和“MPA研究生进课堂”等系列活动的开展,学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