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定位中的精英教育与大规模定制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定位及培养模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胜春,李严锋,云南财经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1 刘胜春(1971-),男,云南昆明人,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运营及物流管理、企业战略、电子商务;李严锋(1963-),男,云南昆明人,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教育部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物流及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原文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内容提要:

地方公立高校在大众化背景下的战略定位,是一个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借鉴企业运营战略中的“大规模定制”理论,地方公立高校应在充分继承和利用自身长期以来形成的“精英教育”元素前提下,转变教育思路和定位,实施“混合型”培养模式。通过地方公立高校的重新定位,建立起一套既满足培养“普通劳动者”,也满足一定“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任务的教育模式。


期刊代号:G4
分类名称:高等教育
复印期号:2011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0)12-0044-04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自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当年,本专科招生人数就猛增48%,从108万升至155万,2008年已达到654万。本专科学历教育规模也从1997年的272万人增长至2008年的2002万人,在校生人数跃升至世界第二(见图1)。按照适龄人口15%的毛入学率计算,已经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1]。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完成这一过程,量的增长主要是通过创办大量新型学院完成,如美国的两年制社区学院,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开放大学和继续教育学院等,日本的高等专科学院和短期大学。[2]质则是仍然由传统进行“精英教育”的大学来保障,继续为社会提供“精英”的后备人才。

      

      图1 1997-2008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

      由于我国新兴教育机构的创办远远跟不上规模的扩大,如2006年,民办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已近140万人,占普通高等教育的比例达10.47%,甚至个别地区还出现了所谓民办教育发展中的“陕西现象”[3],但从图2可以看出,担任主力的还是传统的公立高校。

      

      图2 1999-2008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规模变迁

      所谓传统的公立高校,是指列入国家高等学历教育体系,成立于扩招前(1998年),具有公办属性的教育机构。这类高校又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类,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截止2008年共有76所,当年的本专科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33.4万人和132.15万人,分别占总数的5.08%和6.54%。从中可以看出,地方高校占据了绝对的比例,因此,这类高校在量的增长的同时,如何顺利完成质的转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成败的关键因素。

      二、地方公立高校的困惑

      近年来,全国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均低于财政收入增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呈逐年下降之势[4]。自扩招后,地方公立高校在校生所占比例一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9年为66.24%,2001年为82.02%),主力地位非常显著,但经费投入水平与中央高校相比却严重滞后,1998年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生均公用经费的差距为2289元,到2002年迅速扩大至5966元,2006年进一步扩大至8121元[5]。严重不足的教育经费和大幅扩招给这些高校的教学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一)人均教学资源减少,教学条件普遍下降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对高校现有的教学资源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如1997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与在校生之比为1∶6.74,2006年已下降为1∶14.75。地方公立高校在师资、学校面积、实验设备、图书等方面人均拥有量减少尤为严峻,教学条件不断下降。

      (二)资源与生源的双重压力使教学质量持续下降

      由于办学主体的单一化,普通高校竭力扩大规模,使我国高等教育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向大众化过渡,但对于地方公立高校来说,在面临人均教学资源大幅减少的同时,还不得不面对生源质量的大幅下降,再加上教学模式老化,教学质量降低自然不可避免,这已经成为了地方高校发展乃至生存的潜在危机。

      (三)地域结构不合理,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高等院校分布也不合理。经济发达的地区,名校云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高校寥寥无几,更谈不上高质量的院校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素质较高的生源往往会选择高水平高校,而落后地区的普通高校只能招收家庭条件和成绩都相对较差的生源。高校体制改革后,学费在地方公立高校的教学经费中所占的的比重越来越大,贫困生拖欠学费现象日益突出,使得教学环境进一步恶化。

      (四)科类结构不合理

      经过多年“精英教育”的地方公立高校,虽然大多都有着较为齐全的学科门类,但科类之间的发展比例以及科类内部的专业结构却都不尽合理。扩招后,究竟应设立何种专业才能适应大众教育的要求,仍处于研究的摸索过程中。

      (五)定位混乱

      传统公立高校由于既保持某些精英教育的特征又兼有大众教育的任务,致使其定位不明,分工不清。学校间不分类型、不分层次,不顾原有基础和特色,纷纷争创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定位的混乱最终导致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大众和精英之间的分配顾此失彼,传统培养理论型人才的教育体系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产生激烈的矛盾。大众化政策的单一路径与高校错位发展,必然是教育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各自特色的彰显[6]。

      三、地方公立高校的策略分析

      (一)公立高校的精英属性

      长期以来,我国通过层层的考试制度来选拔社会精英,扩招前不足50%的毛入学率使几乎所有的公立高校都具备了精英教育的典型特征,并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管理形式及考核制度等方面都形成了与之配套的完善体系。因此,大多数传统高校至今仍然保留着这种原精英体制下形成的体制。可以说地方公立高校在自身条件和素质方面仍具备相当的精英培养能力。与各类新兴的教育机构相比,其在教育声誉、教学氛围乃至科研能力等方面也具有相当的优势,客观上也吸收了一些优秀学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