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宝存,北京师范大学 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刘宝存(1964—),男,山东省菏泽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原文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理念,是在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大学理念。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在产生之初既有相互冲突和对立的一面,也有相互联系的一面,后来逐渐走向冲突和对立,但自20世纪中叶以来,又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


期刊代号:G4
分类名称:高等教育
复印期号:2006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6)03—0028—07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曾经说过: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层面的理论,教育乃是使哲学上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1](P348—350)。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教育思想家的大学理念,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其哲学思想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实践,也往往是某种教育哲学的产物。在大学理念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着自由教育(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求真与求用、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大学自治与国家控制等诸对范畴的对立与冲突,支配和统领这些冲突的高等教育哲学,是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高等教育哲学的冲突与融合。

      一、理性主义的大学理念

      理性主义是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出现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在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主义有着悠久的传统,它经历了古希腊的理性主义、近代启蒙思想的理性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理性主义等三种形式。在古希腊,阿那克萨哥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最初的理性主义者认为,理性、知识和智慧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追求理性、服从理性是人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也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因此,他们主张超越感性欲望和利害关系,不求功利和不求得失地探索各种抽象和思辨性的问题。古希腊的理性主义精神,随着宗教神学逐步在政治上、思想上居于统治地位而在中世纪走向衰落,宗教启示取代理性成为真理和知识的来源。但是,也正是在中世纪后期,唯名论和唯实论两大经院哲学派系的论争导致理性主义的复苏。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后,启蒙运动在英国兴起,并在法国、德国、俄国以及美洲等地都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弗兰西斯·培根、笛卡尔等启蒙思想家,首先在认识领域打出了理性主义的大旗,认为只有人类理性而不是宗教启示才是真理和知识的准绳,并进而把理性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政治领域和人生的各个方面,要求建立理性的国家、理性的社会,尊重每个人的理性和自由。理性主义在黑格尔那里被推向极端,黑格尔建立了西方哲学史上最庞大的理性主义大厦。在黑格尔看来,理性是世界上推动世界万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也把理性主义推向唯理性主义的极端。从理性主义的发展来看,理性主义具有三种含义[2]:首先,理性主义是一种世界观,它把世界看作一个合乎理性的世界,世界是一个和谐有序的整体。人只要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便可以认识它的规律。其次,理性主义是一种人生哲学和人生理想,它把理性看成人的本质,认为最好的生活就是遵循理性指导去生活。最后,理性主义又是一种文化传统,这种传统推崇理性,崇尚科学,重视逻辑思维,相信知识的力量。

      以理性主义哲学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把大学视为理性的产物和理性的工具,认为大学是探索高深学问和普遍真理的场所,而且大学对真理的探索是出自纯粹理性的驱动,超越感性欲望和利害关系,不计功利得失,探索纯粹的知识和学问。在人才培养方面,理性主义高等教育哲学秉承古希腊自由教育的传统,把培养自由的人、完人、全人作为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重视自由教育(或普通教育),重视心智的训练,主张尊重学生的理性,给学生提供自由、宽松而丰富多彩的发展环境。在西方大学理念发展史上,纽曼、洪堡、弗莱克斯纳、赫钦斯等是理性主义高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在我国,20世纪前半期的几位主要教育家如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也可以划归理性主义者之列。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产生于中世纪,是理性主义复苏的产物。公元9世纪, 爱尔兰杰出的学者约翰·司各脱提出理性和启示都是真理的来源,但二者万一出现矛盾,就应该把理性置于启示之上,从而吹响了理性主义复苏的号角。唯名论和唯实论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两大派系,前者主张个别事物是实在的,共相、普遍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而唯实论则认为共相、普遍是最实在的,个别与特殊都从共相与普遍而来。唯名论与唯实论的论争加快了理性主义复苏的步伐。阿伯拉尔、阿尔伯特、阿奎那等中世纪学者接受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思想,重视理性和经验在探索真理和知识中的作用,为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中世纪大学是学者们共同探究高深学问的社团,特别注重学术和理智训练,倡导辩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主张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反映了理性主义的精神。

      19世纪初期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以其新人文主义思想而著称。洪堡认为大学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学校”,是享有一定程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由师生组成的、共同探索高深学问的学者团体。他以其文化国家观为基础,认为大学作为科学、学术机构,其目的就是发展理性,大学只需要按照科学活动本身的需要,为科学而发展科学,而无须依据对社会的某项具体功能来证明它存在的意义。他认为大学具有两个职能:一是对科学的探索,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即人才培养。在科学探索方面,他主张大学应进行纯知识、纯学理的研究,反对大学进行应用性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洪堡反对把人培养成机器,主张培养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完人。为了实现培养完人的大学教育目标,他提出了“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教育原理,要求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他继承古希腊自由教育的传统,特别强调普通教育在培养完人中的作用,认为大学就是要使学生通过普通教育掌握一般性知识和纯科学知识,而非某种具体行业所要求的专门技能。洪堡是“生成说”的支持者,强调自身固有力量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强调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因而主张给学生以学习的自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