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有权指的是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要回答中国企业归谁所有,首先要明确企业所有制的概念。 在中国经济理论界和经济工作中,长期将企业所有制理解为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企业所有制与企业生产资料所有制实际上是同义词。所谓国有企业即企业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所谓集体所有制企业即企业的生产资料归本企业职工集体所有;所谓股份制企业即企业生产资料归多个股东所有;所谓私有制企业即企业的生产资料归某一个“老板”所有。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或合同的组合,是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特别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交换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场所或结果。既然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就不存在所有权的问题。因此,严格说来,只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不存在企业的所有权。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说,市场是产品交易的契约,企业是要素交易的契约,企业替代市场,实际上是要素市场替代产品市场。既然企业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要素市场,每个要素所有者将要素投入到企业,实际上是与其他要素所有者进行一种特殊的交易。就像产品的交易一样,要素所有者从企业所获得的回报,实际上是生产要素的销售收入。 在企业这个特殊的要素交易市场里,如果每个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都是充分地等价交换,都获得自己的生产要素所应得到的所有收益,则每个生产要素所有者将自己应得的那一份拿走之后,企业的全部收益就分得一干二净,企业所有权就成为毫无意义的空洞之物。正像某路边集市,大家凑在一起卖这卖那,每天收市时,人走市空,哪里还有什么市场所有权。 当然,有些比较正规的市场,有许多正式的摊位,这些摊位都是花钱建的。谁花钱建这些摊位,谁就是这些摊位的所有者,从而也是这个市场的所有者。但这里所说的市场,强调的是场,而上面所说的市场,强调的是市,强调的是交易活动和交易关系。交易活动和交易关系是没有所有制的。企业是要素交易的市场,指的是企业是一种交易关系,是一系列交易契约的组合。 每个生产要素所有者拿走自己应得的一份后,企业的全部收益被分得一干二净。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为什么?因为生产要素的交易,特别是人力资本这种特殊生产要素的交易,不可能像产品交易一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双方钱货两清,谁也不占便宜,谁也不吃亏,交易之后没有剩余。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交易不是一次性行为,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几年或长期。但交易契约的制订不可能是一个过程,只能是一次性行为,这种行为往往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前就已完成。 于是,这就必然会产生契约的不完备性问题。这种不完备性来自三个方面: 其一,企业的环境是变化的,市场在变,政策在变,技术在变,自然环境在变。这些变化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收益。 其二,订立完备契约的成本太高。前面讲到,由于许多变化是不可预测的,当事人不可能将未来一一考虑周全。作一个假定,即假定我们能像天气预报一样,将未来的一切变化都能准确预测到,将各种信息都能搜寻到,也会因收集和预测这些信息的成本太高,甚至大大高于契约所带来的利益而不合算,于是当事人都倾向于订立虽然不是很完备但成本较低的契约,而不愿订立虽然比较完备但成本较高的契约。 其三,当事人的行为是变化的,且信息是不对称的。契约签订后,其执行期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几年甚至长期。在此期间,各当事人,特别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的贡献可能大于契约所要求的贡献,也可能小于契约所要求的贡献。此外,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利用其优势,欺骗在信息方面处于劣势的一方,从而使本来完备的契约也变得不完备。 正是由于契约不完备,从而存在剩余的权力和剩余的利益。 企业经营活动的控制权由谁支配,这在契约中本来一一作了规定。但由于契约不完备,有一部分经营活动的控制权归谁支配,在合同中并未作出明确规定。这部分控制权便是剩余控制权。 剩余的利益,即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之后的余额。如土地所有者投入的是土地,按契约已取得地租;劳动力所有者投入的是劳动,按契约已取得工资;债权人投入的是资金,按契约已取得利息。企业收入在扣除上述种种固定支付后,便是剩余收入。经济学家所说的“剩余索取权”,即是对这种剩余收入的分配权。 正因为企业有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于是就出现了企业所有权。这样,我们就有了关于企业所有权的两个定义: 第一个定义,企业所有权指的是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第二个定义,企业所有权指是的对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及依托这种所有权所享有的企业管理权和企业利润分配权。 前一个定义是对后一个定义的科学发展。之所以说是科学发展,是因为它更能为企业剩余的合理分配提供理论依据。 企业理论所要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也就是怎样分配企业剩余更有利于企业发展,更有利于公平分配 按照企业所有制即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企业的剩余天生就应当归生产资料所有者所有。按照企业所有制即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理论,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应当对应,既可以通过生产资料所有者拥有两个剩余来实现对应,也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两个剩余来实现对应,还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两个剩余来实现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