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特色的学分制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德广(1940—),男,汉族,江苏南京人,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234。

原文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内容提要:

学校的教育量以及学生的学习量需要测量和控制。学年制和学分制都是用来测量和控制教育量和学习量的。学分制是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学分制的主要特点是:以学分代替学年,以指导性代替指令性,以弹性代替刚性,以选课代替排课。实行学分制有六大优点:有利于优化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有利于激励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制,一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二是明确实行学分制的主要目的,三是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四是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制,应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分段进行,逐步完善。


期刊代号:G4
分类名称:高等教育
复印期号:2001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1)03—0003—05

      学校要对学生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教育活动。学校的教育量以及学生的学习量需要测量和控制,否则就不知道教与学的状况,就难以达到教与学的目的。长期以来,用时间和课程来测量和控制教育量和学习量,其教学管理制度就是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学年制,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学完规定的课程和学业,按学习年限计算学生的学习量。

      学分制是相对学年制而言。它不是以时间来计量,而是以学分为单位衡量学生的学习量,因此,学分制也是计算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量的标尺。无论是学分制或学年制都属于教学管理制度。

      学分制是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传统的大学教育是采取班级授课的形式,以学年、以完成固定的课程来计量学习量,培养统一规格的学生。18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兴学科不断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统一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对扩大学生知识面的要求、对教育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欧美一些大学里冲破了固有的统一课程设置模式,即学校根据社会各方面的不同需要,开设了许多课程。但是学生在短短的大学期间不可能学习所有的课程,于是,产生了选课制。德国最早提出了“选课自由”的思想,而选课制的发展和完善是在美国。早在1779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就提出,大学要实行选课制,要进行课程改革。他主张改革传统的以古典文学为核心的、全部必修的课程结构,增加一些供学生自由选课的实用课程。1825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开始试行选课制,1869年在哈佛大学也出现过选课制,即允许学生选学计划外的课程,打破了统一的计划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哈佛大学实行选课制20年后,开始实行学分制,规定学生只要达到一定数量的学分就可毕业,获得学位。继哈佛之后,美国大多数高校纷纷进行改革,推行选课制和学分制。刚开始,由于实行完全自由选课的学分制,产生了不少弊端。许多学生不是考虑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而是根据是否容易得到学分、上课时间是否方便来选课,不少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选课支离破碎,没有中心。针对这些问题,哈佛大学采用了英国的导师制,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并且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许多大学不再实行完全自由的选课制,规定学生必须在主修领域学习一定数量的课程,同时必须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选修一定量的基础性课程,即普通教育课程。从20世纪20年代以后,实行学分制的大学,建立了必修课、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课程结构,在课程内容上包括普通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此可见,学分制有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才得以巩固。

      目前世界各国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尽相同,即使是实行学分制,也有很大差异,并非一种模式。如日本从1947年开始全面推行学分制,规定本科学生必须学满124个学分方可毕业,但学习年限为4年,只能延长,不能提前毕业。

      我国北京大学于本世纪初实行过选修课,规定“本科生满80个单位即可毕业”,其中必修课与选修课各占一半。1923年武汉大学前身武昌师范大学提出“废除学年制,采用学分制”,允许学生选修一部分其它系的课程,允许学生提前学满学分即提前毕业。1929年8月, 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规程》,规定:“大学各学院或独立学院各科课程,得采用学分制。但每年所修学分必须有限制,不得提早毕业”。

      解放后,我国没有实行学分制,而实行的是苏联学年制,这与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在计划经济下,对人才的要求有统一的规格。大学生从招生、培养到毕业分配,全部由国家计划安排,由国家包下来,实行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有不少优点和长处:(1)有规模效益。 按班级授课,每个班级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能够形成一定规模,有利于多培养人才。(2)有较强的专业性。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安排课程, 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本专业发展的需要,工作后上手较快。(3 )教学管理比较简便。一个班级一个年级,统一安排一张课程表,教师、学生一目了然。(4)便于开展集体活动。学生按班级和年级组成, 有利于开展集体活动,便于进行思想教育,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容易互相熟悉,互相了解。学年制及班级授课制之所以一直延续至今,因为它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因而学年制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1 )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学年制是以统一的教学模式为前提,在专业教育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2)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由于学年制把学生放在统一的模式里培养,忽视了他们的基础与素质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不利于培养拔尖学生和有特色的学生,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3)不利于发挥教师的潜力。 由于教师也是按规定好的计划、大纲教学,按规定好的课程、教材讲课,不能开设自己擅长的、喜爱的课程,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潜力。

      总之,在学年制和班级授课的体制下,教师被动地按学校的计划在授课,学生被动地按学校的计划听课。显然,这种高强度的计划性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在现代社会里,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需要复合型的人才,需要有竞争意识的人才,因而这就必须改变过去统一的教学模式。在现代社会里,广大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增强了,要求选课、发展个性的欲望增强了。而且又要缴费读书,毕业后自谋职业,因而对不感兴趣的课程,认为对就业帮助不大的课程就不愿学;对有兴趣的,将来便于择业的、社会上热门的专业、课程,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并要求有学习的选择权。所以那种统一式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越来越不受欢迎,甚至受到学生抵制。于是弹性学年制、有选修课的学年制、学年学分制,以及全学分制应运而生。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实行学分制”等各种教学制度改革的试验,有力地推动了学分制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