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退出战略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作 者:
王洪 

作者简介:
王洪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
《财政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中国的工业企业现状

      解放以后,中国实行了快速的工业化,建立了一套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公有制经济,实行有重工业为主的赶超战略,计划制度曾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包括产出的增加,实现了工业化,向全体人民提供了基本的教育、卫生保健住房和工作。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和生产力水平下,起到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短期内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计划的弊端逐渐的显露出来,主要问题是信息问题,在计划体制下,政府各级官僚机构即使具有非常精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也不可能对经济的各个环节作十分精确的计算和预测,兰格的计算社会主义被证明是不可行的。同时,国有企业的管理是通过其选定的代理人来经营的,监督代理人的成本很高,而且代理人经营好坏和自己的利益并不直接有关,代理人仅对他的职位负责,而没有激励最大化企业的利润机制,所以国有企业通常情况下是低效率的。改革开放以来,走的是一条渐进的道路,即不断地放松对行业进入的管制,给企业更多的经营自主权,改善微观经营机制,进行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增长更多地依赖于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一些国有企业却陷入亏损。

      表1 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和份额 单位:亿元,%

      年份  总值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其它企业

       

      产值

       份额

      产值

      份额

      产值

      份额

      1978

      4237.03289.18

      77.6947.82 22.4 0

      0

      1985

      9717.47

      6302.12

      64.9

      3117.19 32.1297.16

      3.0

      1990 32924.36 13063.75

      54.6

      8522.73 35.6

      2337.86

      9.8

      1997 68352.68 27858.61

      40.8

      19771.58 28.9 20722.19 30.3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统计年鉴》

      199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406.17亿元中,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为15369.30亿元,占54.11%;国有企业的就业人数的比重为71.4%。

      可见,国有企业在经济中占用投资和劳动力的很大部分资源,但国有企业的产出比重却仅仅占到1/3左右。

      表2 1998年工业企业的利税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净

       利税总额

      利税率

      年平均余额

       值年平均余额

      全国总计

      46600.8744136.87 5521.92 6.086

      国有经济

      29559.0347913.25 3371.03 4.351

      集体经济

       5819.38 3827.16 878.32 9.105

      股份制经济  1023.31 675.98 182.6110.74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

      由以上可知,国有企业仍支配着经济中的大部分资本和劳动力资源,但国有企业的产值和利润率却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最低。从1998年的统计年鉴可以看出,1997年的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盈利情况的38个行业中,有25个行业亏损,占65.8%,企业亏损总计830.95亿元。

      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为:1.计划方式的内在的低效率是无处不在的,计划制订者无法得到足够的信息,以替代市场经济中由价格传递的信息。2.预算软约束,由于承担着一系列的社会职能和政策负担,企业办社会,使得国有企业处于不公平的竞争条件下,实际利润水平不能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来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3.委托—代理问题,缺乏激励机制促使国有企业的经理去经营好企业,而且监督工人的人力资本的投入也需要很高的成本,在共有的产权结构中,个人努力的收益仅占1/n的个人投入量,工人有偷懒和搭便车的动机。从国有企业的机制来看,缺乏激励机制,效率是低下的。

      二、国有企业的退出战略

      对国有企业的退出战略,国内外已经有较多的分析,从理论的角度和实践的经验可以看出,无论什么行业,均可以由私人部门提供,甚至包括防务、教育等公共部门。象电力、电信、天然气、石油管道、供水、港口、机场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工业由于对国民经济有较大的影响,在这些行业中,国有企业是否一定应占据比较大的比重,也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一个良好运行的市场和完善的产权制度将起作用。从中国的情况看,1997年底中国的国有企业超过2/3的企业亏损,从总体讲,亏损的国有企业中至少有一半的国有资产是配置在机制性的行业中,大部分的国有企业均是中小型的企业,从这个角度讲,至少应有一半以上的国有企业转轨。本文在总体分析中,按一半的国有企业的转轨来计算,中国的国有中小企业,应全部实现转轨;大型的国有企业,应分离出可以竞争的部分。从具体的行业看,煤炭、石油、木材、烟草、石油加工及冶炼业、黑色金属冶炼、自来水等行业,目前国有资产的比重超过50%且盈利的行业,可以保持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