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发展中小企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引起风向的这种变化,大概有3个原因:一是近来就业的问题严重,下岗、 失业者如何再就业?鼓励自谋出路,创办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是一条出路。大多数中小企业所需资金少,技术要求低,能容纳大量的人就业。二是在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中,有的国家(如韩国)的大型集团或被刮得摇摇欲坠或被刮得枝折叶落,而有的国家或地区(如我国的台湾)的中小企业则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灵活的适应性。这使人们对中小企业刮目相看。三是美国经济连续七八年走势强劲,得益于一大批高科技的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这些企业成为发展高科技的主力军,推动着世界新的产业革命。中小企业不再是被人看不起的丑小鸭。有些原来的中小企业迅速成长为世界性的大企业。 重视发展中小企业自然不是否定大企业的作用。其实大企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在大企业周围总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与其协作,为其服务。在各个国家,中小企业总是占企业的绝大多数,即使高度发达的国家也不例外,例如在德国占99.6%,在意大利占93%,在美国小企业占99.7%(各国划分的标准不同)。根据全国普查资料,1994年,在我国乡和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02%。 以前有过一种理论,认为市场竞争的结果,资本越来越积聚和集中,最后会形成全社会一个大托拉斯,垄断全社会的经济活动。垄断是发生过的,也存在着,威胁着中小企业的生存。但在经济的发展中,中小企业像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野草那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市场竞争中,许多中小企业消失了,同时又有许多中小企业冒出来了。中小企业自有其为大企业所不及的长处,以及不能被大企业替代的地方。在美国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研究(1979),每1 美元的研究和发展费用取得创新数,小型企业为中型企业的4倍、 为大型企业的24倍,小企业的创新占全部创新的55%,每个雇员平均的创新小企业为大企业的2倍。据1993年美国小企业管理局调查, 美国高科技企业中94%是雇员少于500人的企业,73%是雇员少于20 人的企业(按美国的划分标准,少于5人为微型企业,5~19人为小型企业,20~499人为中型企业)。对我国来说,需要发展一些大企业,但更应注重发展中小企业,无论从增加就业、繁荣经济、发展高科技,改善人民生活等等方面来说这都是完全必要的。 大中小企业是就企业的规模来划分的。划分的标准各国不同,这里不涉及。虽然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以及其他一些共同特点,但它们彼此的差别也是极大的。在讨发展中小企业时,除了要解决它们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外,还需要解决不同类别中小企业的不同问题,即使是共同问题,对不同类别的中小企业来说,其解决的办法也是有差别的。在讨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时,也应该基于这样的认识。 从企业的融资角度看,中小企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需要从金融市场融资的中小企业,另一类是需要从金融市场融资的中小企业。前一类企业多半是业主制企业(其中的个体经济甚至不能称为企业)或小型的合伙企业,一般地说所需资本金少,靠企业主自身财力或向亲朋好友借贷就可以满足需要,只是在企业规模扩大后可能需要从金融市场融资,后一类企业多半是企业规模仍属中小企业的合作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他们在创业时以及企业在日后的运行和发展时所需资本金和周转性的流动资金较多,单靠企业的发起者、创办者自身的财力不足以承受,需要从金融市场融资。这后一类中小企业从创办企业的风险的角度又分为两小类:一小类是风险较小的企业,另一小类是风险大的企业,这后一小类企业大多是高科技企业,因为高科技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投入生产、开拓市场有巨大风险,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这两小类企业的融资问题也有不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指需要从金融市场融资的那些企业而言的。目前人们讨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时没有区分不同类别的中小企业是不恰当的。实际上,除了不需要从金融市场融资的那部分中小企业外,不同类别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和渠道以及在融资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很不一样的。 需要从金融市场融资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本文未考虑从国外金融市场融资)和融资方式有两个:从银行或证券市场的渠道以债权的方式融资和从证券市场或其他非银行的渠道以股权的方式融资。 这两种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大企业也利用,但中小企业在利用中要解决一些特殊问题。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从银行以债权方式融资 银行本应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在美国,37%的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融资,其余资金的供给者是金融公司、租赁公司和非金融机构。1996年美国商业银行的企业贷款总额中,给小企业的贷款占20.3%。在德国,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有3个渠道, 即银行、卖方信贷、融资租赁,而长期融资几乎都靠银行贷款。在我国,银行一般不大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这是因为,第一,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企业要求贷款的数额小,给中小企业贷款会大大增加银行的业务量和经营的成本,往往得不偿失;第二,中小企业难以向银行提出贷款的担保,银行对它们缺乏信任,特别是那些国有大银行不愿意找这种麻烦。这是中小企业在向银行借款时普遍遇到的困难。即使大银行愿意开展向中小企业贷款的业务,为偿付贷款成本,它们的贷款利率也要比给大企业的贷款利率高(按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可以高2个百分点),这对中小企业来说自然加大了融资成本。 为减少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时往往还设置了繁杂苛刻的规定、限制和手续,这同样会加大其融资成本。另外,中小企业一般也不愿意让外人了解企业的情况,不愿接受银行要求的对其信用状况的调查。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把从国有大银行借款视为畏途。能不借就不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