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为解决乡村地区教师要素配置的数量短缺、结构性失衡、质量不高等问题,我国于2012年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通过定向委托培养等特殊招生方式,扩大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规模。此后在国家出台的多份政策文本中,均明确了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发展内核,高度肯定了乡村全科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并要求通过多举措、多渠道对其发展予以保障。然而在现实教育场域中,乡村全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既阻碍了教师个体的专业能力提升,也制约了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关注并解决这一问题,对于促进乡村全科教师个人发展、优化乡村全科教师群体质量、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问题提出:以主体性视角厘清乡村全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挑战 促进乡村全科教师专业发展,是保障全科教师从职前“应时之需”的数量培养迈向职后“卓越发展”的质量提升的关键,对于解决乡村教师配置结构性失衡、提升乡村教育品质、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当前,学界关于乡村全科教师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职前和职后两个方面,但较多关注职前,对职后的乡村全科教师研究关注较少,且内容主要聚焦在职后培养模式、教学现状、职后适应状况、职后培训等微观层面,对于乡村全科教师职后专业发展鲜少涉及,且已有研究呈碎片化状态。 为深入了解乡村全科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现状,笔者选择东、中、西部地区3省6县32所学校的318位乡村全科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半开放式问卷调研和访谈,旨在以乡村全科教师的主体性视角为切入点,厘清乡村全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挑战与制约因素,探讨乡村全科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二、原因探究:多种现实因素制约乡村全科教师专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在政策话语上高度认同乡村全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多措并举予以保障。但调研发现,职称评聘制度固化、职后培训同质化、专业资本累积遇阻、成长交互机制缺位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乡村全科教师的专业发展。 1.职称评聘制度固化,窄化了乡村全科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职称不仅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指标,而且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工资待遇、发展机会与专业地位,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杠杆。调研发现,目前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分类设计以学科化为主,评聘标准要求“一刀切”,窄化了乡村全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其一,职称评聘分类以学科化为主,缺乏对全科教师的“量体裁衣”式设计。2017年起,我国在部分试点省份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增设了“小学全科”这一科目,这无疑是对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承认。但在实然的乡村小学场域,教师职称评聘制度设计依然遵循分科逻辑。定向培养的全科教师虽然身兼多学科教学与综合教育任务,但因职称评聘制度固化,使得他们在专业身份认同上陷入危机。在生存法则与权威制度的规训下,乡村全科教师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偏向某一主科教学,专业发展走向单一学科化窠臼。 其二,职称评聘标准要求“一刀切”,削弱了乡村全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教学成绩、优质课、获奖情况等均是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指标和加分项。相较于单一学科教师,乡村全科教师承担的工作量较多,多学科统整性教学难度大且内容宽泛,备课需要消耗大量精力与时间,无暇参加各种比赛。调研显示,近75%的全科教师表示日常工作冗杂繁忙,因无暇参加各种比赛获得加分项,所以在职称评定竞争中处于不利状态。为了在职称评聘上快速进阶,他们会对“全科”所需的全面性与综合性素养进行舍弃,由此窄化了自身的知识视野和专业内涵。 其三,现有针对乡村教师职称评聘的倾斜式改革难以惠及青年全科教师。近年来,国家为提升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在出台的多项政策中均要求各地城乡教师在各级职称评聘名额中占比要一致,且优先向乡村倾斜。但仔细审视,相关政策主要倾向于在乡村地区连续执教多年的年长教师群体,符合条件即可直接晋升中级或高级职称,青年教师参与职称评聘还是“熬资历”。尤其自乡村全科教师培养政策实施以来,所补充的乡村全科教师正处于青年阶段,因此通过职称评聘晋升杠杆的调节激活乡村全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依然艰难。 2.培训学习同质化,淡化了乡村全科教师专业发展特殊需求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教师职后培训,并在培训机会与培训层次上给予一定倾斜。但调研发现,乡村全科教师的职后培训学习内容与方式存在同质化,难以契合其专业发展的特殊需求。 其一,培训内容同质化,对乡村全科教师需求回应存在“错位”与“缺位”。调研发现,当前乡村全科教师培训还是被简单裹挟在普通学科教师培训行列之中,同质化严重,针对性不强。一方面表现在培训内容体系设计上的错位。如在培训内容上重复最多的是教育教学能力、师德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而未能兼顾乡村全科教师特需的校本教研、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板块。另一方面表现在培训内容设计上的缺位。如78%的全科教师表示,他们所参加的培训要么是强化学科教学知识,要么简单宣讲通识性的教育教学知识,而对于他们专业成长所需的特有能力未进行关照,如对怎样利用乡村学校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地化教学等内容鲜少涉及。 其二,培训方式同质化,脱离乡村日常教育教学实际。近八成受访乡村全科教师坦言,当前的培训学习脱离乡村日常教育教学实际,漠视了城乡教育在学情与教情方面的差异,导致乡村全科教师产生培训所学难以致用的困扰。如各类培训大多以讲座形式进行空洞化的理论“轰炸”与灌输,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简单寄托于对乡村教育问题的理论性与技术性回应;抑或简单以城市学校为蓝本进行实地考察与取经,将乡村教师的培训学习变为一场追赶城市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苦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