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并不容易,因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既强调对学科知识的考查又关注学生的活动实践表现,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对其评价很难简单套用现有的评价标准。因此,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不同类型及其组织评价的侧重点,是教师驾驭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的关键。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复杂性在于主题学习类型并非同步并进而是存在价值上的先后排序。相较而言,“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和“单学科主导”这两种学习类型更为切中跨学科主题学习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定位,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也更为迫切。教师要着重掌握这两种跨学科主题学习类型的评价要点,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实践中走深走实。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类型反映评价导向 将“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和“单学科主导”两类跨学科主题学习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反映的是本轮课标修订背后课程教学价值的新动向,而评价是贯彻课标价值动向的重要方式。剖析新课标的价值导向,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 1.评价要坚持素养导向下的深度学习 核心素养落地需要有效的课程教学方式,为此新课标中提出通过核心概念、大观念、主题或任务群来实现课程内容结构化。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为实现课程内容结构化而生成的一种教学方式。《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1] 通过课程内容结构化实现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就是在解决问题当中找到核心概念、大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这些概念在凸显知识与知识之间有意义联系上的优势,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学习的意义体验,从而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思考、领悟、发散和创造的主体。“结构化是内容动态化、活化的基础。结构化,并不止于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而是将学生及其活动纳入课程结构之中,使静态的内容能够动起来、活起来。”[2]学生真正沉浸在问题情境当中动起来活起来,不断探究发现知识的新触角、新关联。进而打开知识的新领域、新意义和新境界,自发组织课程内容新结构,这种状态就是深度学习,而这种深度学习的结果则是素养生成。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旨归和价值确立就是促成学生深度学习,而检验学生是否实现深度学习的直接途径是考查学生能否运用知识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仅仅掌握知识无法将知识从一般的、抽象的意义中解放出来,而跨学科主题学习直指解决复杂问题,在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壁垒、形成课程内容结构化立意方面更具鲜明的对应性。因此,教师侧重考查学生能否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解决复杂问题,就是坚持素养导向、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实现形式。 2.评价要反映学生知识的有效综合 实现学生的素养发展,不仅需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其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也必须面向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应是开放的、综合的。故突破学科边界,有效实现课程综合化,是课程改革一直以来探索的方向。要将所有知识在问题解决中融会贯通、和合创生当然最理想,但若要在义务教育的所有知识、所有学校中实现它是极其困难的,对师生、学校和社会都是极高的要求。“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一种课程综合化、实践化策略……基于学科而又超越学科,在扎实学科教学的基础上主动跨界,立足某一学科去实现跨越,既可引导学科教学的纵深发展,又可引导学科教学扩展视野。”[3]跨学科主题学习有了清晰明确的知识学习路径和任务,就更有实现并普及的可能。 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学科内容,尤其是学科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为主干,运用和整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任务、项目或问题”[4],这意味着其最显著的形式是单学科主导的,以此才能和已有的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学形式区分开。就评价的角度而言,坚持从学科出发,评价目标更加聚焦,通过追踪学科知识如何深化、拓展和迁移推断学生的发展,评价有了可行的路径。因此,从跨学科主题学习自身的特性和评价的可行性上考量,单学科主导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也应成为教师组织评价关注的重点。 二、指向解决复杂问题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设计 指向解决复杂问题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把学生所学知识放置到真实的情境中去检验、整合和深化。这里所谓的复杂问题,一方面是指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不了的新问题,另一方面必须是能激发学生反思、批判等高级思维的问题。基于此类主题学习的特点,其评价设计侧重于把握如下两个方面。 1.评估学生能否发现和解决新问题 判断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否指向复杂问题,就是要看问题是否存在于学生在学校和课堂上接触不到的情境里,是学生用已学知识解决不了的新问题。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说法,复杂问题也叫结构不良问题,其突出特点就是遭遇陌生的情境,表征问题不明确,甚至找不出问题所在,没有现成的方案可套用,结果是开放的。那么,对于评价而言,就需要评估学生能否完成以下实践活动:识别新情境、表征新问题、整合现有知识、提出并实践解决方案、检验解决成效。 一是识别新情境,即考查学生能否意识到面临的情境有新的条件、影响因素,使现象更为复杂。以北京市三帆中学“水与生活”七年级主题学习为例,教师给出“北京的水旱灾害”这一真实情境,提问学生“作为在校生,你关注哪些与‘雨涝灾害’相关的问题”,看学生能否观察生活,发现教科书里不曾描述过的现象和问题。二是表征新问题,即考查学生能否把感知到的经验冲突转化为带有变量关系的研究问题。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与“雨涝灾害”相关的问题转化成“如何避免水灾对人身安全的危害”“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研究问题。三是整合现有知识,要求学生罗列关联哪些学科知识点,解释列出它们的理由,并将这些知识整合成大概念。“水与生活”考查学生能否关联生物学科中生物圈水循环和植物的作用,化学学科中的节约水资源和水的净化原理,地理学科中降水、河流、水旱灾害和水资源等概念知识,最终整合成“水与生活”这一大概念。四是提出并实践解决方案,即评估学生的方案计划条件变量是否齐备、步骤是否有条理、是否有可操作性、预计结果是否合理等。教师评价学生自主设计的“探究植被在降低水旱灾害中的作用”实验时提出“你们怎么设计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以此检验学生的实验设计是否清晰合理,是否有明确的变量关系。五是检验解决成效,追踪学生对结果是否有正确预期、有无计划和方法验证方案、能否正确对待问题解决的结果以及进行合理归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