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当人们谈论公民政治参与的时候,总是期待积极的投入。其实,消极的阶层或政治冷漠阶层的存在未尝不是政治现代化过程所需要的。考察不同历史时期及不同性质社会的政治冷漠现象,分析产生政治冷漠的种种原因,发现人们对政治的冷漠离不开心理变量、社会文化变量及政治变量。简单地说政治冷漠积极或消极恐怕都过于盲目,正常的参与依赖于人们的“积极”与“消极”的平衡,否则,政治制度的运转就难以正常化。 【关键词】 政治参与 政治冷漠 在政治学中,政治冷漠并没有什么严格的定义,它只不过是政治参与中的一种现象,简单地说,它是用来形容“无政治阶层”民众不参与政治。 1.政治冷漠现象。无论是在“主权在民”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人民主权”的社会主义社会,公民参与的权利在法律上都给予完美的规定。然而,人这个天然的“政治动物”并不必然要卷入政治关系之中。有的政治学家把社会人群分为四大类:有权者、谋求权力者、政治阶层和无政治阶层。①在大多数的政治体系中,对政治感兴趣的人和权力职位占有者都属少数,大多数的公民对政治不了解,对政治显得冷漠。 即使在被视为民主参与典范的古希腊城邦国家,很多人一般不出席全体公民的会议,存在一个人数众多的无政治阶层。② 现代社会的多元性使人的发展渠道也呈多元化态势,这就意味着人们的兴趣点也是多元的。在号称“民主完备”的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无政治阶层或对政治冷漠的群体是很大的。阿尔蒙德和维巴做的“公民文化”的调查表明了这一点。(见表1.表3) 表1 5国公民谈论政治的频率(%)
表2 中国人谈论政治的情况(%)
谈论政治是政治参与的一种主动的形式。“说”都懒得说,作为“做”式的政治参与,冷漠的人数更多了。自1972年以来,美国总统选举的投票率分别是:1972年63%,1976年59%,1980年59%,1984年60%,1988年57%,1992年略高于50%。美国议会选举的投票率更低了,自1974年以来从未超过50%。资料表明,其它西方国家的情况与美国也相差无己。 比较起来,中国人无论是在“说”的方面,还是在“做”的方面,参与比率远比西方各国高。张明澍的调查表明了这一点。(见表2、表4) 与上述5国相比,中国人很爱谈论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即政治冷漠的人数少。 中国人不仅爱“说”,也爱“做”。“文革”后第一次直接选举(1981年)投票率为96.58%,1984年的投票率比1981年还高。从以后几次的直接选举的情况看,投票比率仍然在95%以上。 这种情况是否就意味着投票者都是持积极、热情而不是冷漠的态度?对此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就我们周边的投票情形看,持冷漠态度者的数量还是不容忽视的,学者们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下表是关于公民投票的实际态度的调查⑤。 表3 投票时的想法
判断一次选举的质量,一是看公民的责任感,一是看公民因利益因素而关心选举。从上面的情况看,中国的直接选举的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选民,在选举中持冷漠态度,投票是为了应付督促他们参加投票的本单位领导、居委会干部等。 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国家,都存在一个政治冷漠群体,而这种冷漠对政治过程有什么样的影响,与民主是什么样的关系,用最普通的话说这种冷漠是好还是坏,在我们分析完政治冷漠的原因后,将得到详细的讨论。 2.政治冷漠的原因。政治参与是一个受大量不同的而又相互关联的重要因素的复杂的社会现象,要解释起来很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能用一个具体的概念模式来解释政治参与中的冷漠现象,因为我们起码可以把影响人的行为的内心世界的诸因素列为一组,即心理的和意识上的,把影响人的行为的外部因素收集在另一个组合里,诸如政治的和社会的。由此,我们可以说,(1)作为个体的个人都被固定在不同的社会模型(社会地位、教育、宗教等)的控制之下,这种社会模型决定着每个人选择亲近或是疏远政治;(2)个人政治倾向和能力的不同特征,将会使他们对政治环境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3)这些社会的和心理上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政治环境包括政治结构、政治组织、政党制度、政治价值观及政治意识等。以上三组变量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三者之中的任何情境发生了变化,都有可能提高或降低政治参与率;而单方面强调任何一种情况,其分析势必会被误导。下面我们将分析一下三组变量中的使人们对政治冷漠的一些具体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