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比较曲折的历程,曾在1952年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被取消。1979年,邓小平提出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需要赶快补课的观点,① 这对于该学科的重建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自此,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恢复和重建阶段(1978—1985年);第二,飞速发展阶段(1986—1989年);第三,全面深刻反思阶段(1989—1991年);第四,深入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② 另一方面,中国自1986年起设立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其中包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长期规划的重点课题、中华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青年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等。国家社科基金是中国目前惟一的国家级的、资助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金项目,它面向高校、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党政机关、军队院校等研究机构,被社会科学界视为衡量科研实力和科研组织水平的重要标志。 那么,是否可以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的角度来考察某一学科的发展状况呢?在法学和体育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已有部分学者做了这方面的努力③。遗憾的是,在政治学科却还未见有相应的研究出现。本研究即是通过对1993—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政治学类项目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回答以下的问题: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来看,中国政治学发展的状况如何?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有哪些经验,还存在哪些问题? 国家社科基金是中国政治学类最高级别的科研基金项目,分析该基金历年的政治学类课题指南和立项项目,可以从宏观上分析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热点、现状及发展方向;也有助于相关研究人员了解政治学领域学术资源的配置情况,为相关机构的学科建设决策提供一定参考。另外,中国传统上不是一个“能在数目上管理”的国家④,因而政治学研究向来比较缺乏数据,这在客观上影响了定量研究在政治学领域的开展。本研究也希望能够为中国的政治学研究积累一定的数据。本文的数据资料均来自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官方网站⑤上“历史资料”栏目下“历年资助项目”中政治学类(1993—2008年)中的相关内容。 以下,笔者拟对所有立项项目从立项数量、项目研究主题、项目成果形式、获得立项机构分布等方面加以分析,以求对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政治学类项目做一个全方位的考察,从而在宏观上呈现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状况的大致图景。 一、立项数量的历年变迁 1993—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共资助了政治学类项目658项。这些项目主要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2004年后,为促进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特单独设立了西部项目。 图1是国家社科基金历年在政治学领域立项的项目种类及数量图。从此图可以看出: 1.立项数目有了较大的增长。立项数从1993年的17项增加到2008年的82项,年均增长率为10.33%,基本上与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若以GDP为衡量尺度的话)同步,较于法学类(11.30%)和社会学类(9.62%)⑥ 的年均增长率差别不大。但如果从立项数量上来看,差别就比较明显了:法学类立项数从1993年的31项增加到2008年的172项;而社会学类则从1993年的29项增加到2008年的126项;与经济学(分为经济理论和应用经济两大门类)立项项目数量的差距就更大了。 2.各类项目中,重大项目只立项三次,1997年之后再无立项。重点项目数量,除1996年达到过8项之外,其他年份一直徘徊在5项以下,甚至有4年出现没有重点项目立项的情况。立项项目较多的是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这两类项目也都呈现出连年递增的趋势。这也与该基金项目评审“向西部项目和青年项目倾斜”的原则⑦ 相一致。
3.从2004年开始,为使国家社科基金能更多地惠及研究力量相对较弱的地区,该基金特设立西部项目。但西部项目立项数量并不稳定,如2007年出现无一立项的情况。 二、项目研究主题的变迁分析 在此,将政治学科的研究主题分为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专门研究中国政治的项目除外)、中国政治、国际关系、公共行政/公共管理五个分支。图2为不同分支领域所获得立项项目的分布图。从该图可以看出: 1.立项项目的研究领域主要以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和中国政治研究为主,两类项目立项总数为496项,占总立项数的75.38%。这与国家社科基金在项目研究主题的审批上“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立足国情、立足当代”⑧ 的原则是基本一致的。但需要指出的是,以公共行政/公共管理为研究主题的项目大多数为对策性研究,以“使其能更多地为各级决策者所重视和采纳”⑨ 为研究努力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的品质。这一点也印证了其他学者关于中国行政学学术品质研究的结论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