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924(2009)10-0083-04 1 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互联网开始蓬勃发展。2009年4月18日,工信部发布消息,最新中国网民人数为3.16亿,占中国总人口的24%,仍保持网民数量全球第一,中文网站有288万。据此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互联网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政治也在中国悄然兴起。 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使人们开始通过网络获取最新的政治信息,追踪重大政治事件的发展,发表政治见解,参与政治生活。例如,2006年的两会博客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参与渠道。博客成为人大代表真正聆听百姓呼声和参政议政的一个平台,博客社区里涉及重大民生的话题也被不停地讨论和跟帖。从此以后,公民把网络作为参与国内政治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认识到了网络快捷的信息传递功能和强大的舆论宣传功能,提出要积极利用网络传播为政治服务。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上开通了“网络民意直通车”,中国网民首次在网络上实现了与国家主席的在线交流。2009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时指出,利用现代网络与群众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网络在信息传递、舆论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高层政治人物对网络效用的认可以及与网民的互动,所有这些表明中国已经形成了网络政治的雏形。 2 网络政治的内涵及特征 2.1 网络政治的内涵 赛博政治(Cyberpolitics)、虚拟政治(Virtual Politics)、网络政治(Internet Politics)、网络空间的政治(Politics of cyberspace)等都涉及对与网络相关的政治问题的研究。随着互联网日益在政治中的普及应用,西方各国兴起了研究网络政治的热潮。美国是网络发展最快的国家,其网络政治的研究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近几年国外发表的研究网络政治的著作和论文不计其数。中国网络政治的研究起步较晚,还处于翻译国外著作的阶段。国内学者对于网络政治研究的著作相对较少,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宏观角度研究网络政治,主要涉及网络对政治的影响,包括对政治制度、政治过程和政治生活的影响以及国际政治的影响等。如刘文富的《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李斌的《网络政治学导论》,谢永亮等著的《网络时代的政治安全》,蔡翠红的《信息网络与国家政治》等。另一类是从微观角度研究网络政治,主要涉及网络空间中的具体政治问题,如网络民主、网络政府、网络权力和网络治理等。如黄维明译的《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金太军的《网络与政府管理》,袁峰等著的《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蔡立辉的《电子政务——信息时代的政府再造》,蔡文之的《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何精华的《网络空间的政府治理》等。 什么是网络政治?网络政治就是与网络有关的政治。美国网络政治学者纳扎里·乔克里在《国际关系间的网络政治导论》一文中认为,网络政治主要是探讨虚拟空间中的政治问题,即“谁得到了什么,何时得到,如何得到”[1]。马克·斯劳卡(Mark Slouka)在《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一书中提出“虚拟现实的政治是指那些有可能永远地模糊真实和虚幻之间界限的技术将给政治带来的影响”[2]。 国内学者李斌把网络政治理解为政治现象。广义上来说,网络政治是指互联网上涉及国家权力和特定利益关系的政治现象;狭义而言,特指互联网中客观存在的且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政治现象[3]。刘文富认为网络政治由3个层面组成:虚拟空间的政治现象——虚拟政治;网络政治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影响;现实政治主体对网络社会的能动的反作用[4]。沈宝祥则指出互联网政治是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政府通过网络与民众互动的现象,其性质就是民主政治[5]。 结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网络政治是一种政治现象,客观存在于互联网上,主要研究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关政治权力、政治行为、政治参与和政治发展等内容。 2.2 网络政治的特征 2.2.1 虚拟现实性。网络政治的政治公共空间是以虚拟网络为平台的。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人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偏好参与各种组织,在聊天室发表政治见解,在公告板上散发政治传单,也可以到电子议政厅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和建议。所有这些政治活动都是虚拟存在的,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呈现的,就连活动主体也只是一个虚拟的网络人。虽然网络政治的存在形式是虚拟的,但其功能效应却是真实的。网络政治是对现实政治世界的一种反应,人民可以依据网络技术在政治感知和政治行为上进行延伸。因此,网络政治是一种虚拟的现实存在。 2.2.2 直接性。网络政治为公民提供一种直接参与政治的新渠道。当前许多国家实行代议制,即公民选举代表来代替自己参政议政。影响公民直接参政的主观原因是可接触的政治信息少、政治知识少、参政能力低;客观原因是受地域、交通等各种物质条件的限制,国家和个人都没有巨大的财力来支持直接参政。网络克服了这两个障碍,提供了丰富的政治信息,在网络上学习政治知识非常便捷,从而提高了公民的参政能力。网络还提供了直接参政所必需的客观物质条件,公民个人在家中便可发表政治意见,进行投票选举。 2.2.3 自由平等性。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跨越国界的自由网络空间。任何人都可以超越时空障碍,在网络空间里自由地交流政治信息、发表政治见解以及传播自己的政治观点。一个人可以同时和许多人交流,交换各自掌握的政治信息和知识,分享各自的政治观点和见解。平等在政治上表现为人人都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应该没有差别。网络极大地促进了政治平等,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参政条件,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