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教育心理学适应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实践需要、终身学习和企业培训的影响、教育心理学的最新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冲击,我们对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进行了持续三年的改革探索。 1 过去存在的问题 在课程内容方面,我国教育心理学教材的内容体系主要存在两种倾向:①以教育实际为出发点,将教育心理学看作“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心理学依据,使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注解教育实际的附属品,失去了其本身的学术价值和独立的学科价值。②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突出本学科的科学特性,重视实验室研究的基础和学理的价值,但又相对忽视了教学实际的需要,使得教育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有过多的重复和交叉。 在教学方面,教学目标重结果而轻过程、重认知而轻情感、重初级学习(如概念的记忆、理解)而轻高级学校(如高层次的整合、实践能力)。教学模式依旧以课堂讲解、传授式的教学为主。学生们大多习惯了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回忆笔记的学习方式。教学手段由于教学硬件条件的改善而大量采用多媒体呈现信息。但也带来了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这种电子板书给学生呈现的信息量太多,大大增重了学生的认知负荷。 我们一直在努力改变这样的教学体系和行为,试图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但出现过简单公式化的倾向。自主学习变成了让学生自己学、自己讲;合作学习就是让几个学生一组完成一个项目、论文,缺乏有效设计和组织;探究学习也只是让学生去查找材料。这样的教学改革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遭到学生的抵制。例如,课堂讨论、合作等形式对学生确实曾经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学生的参与热情只是明显出现在一学期的初期,到后来教师还是回到了课堂讲演的老路上来。面对这些难题,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必须系统地思考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并结合课堂行动研究方法,展开教学科学研究。 2 探索过程 2.1 课程体系的调整 2.1.1 重新定位课程目标。①重视理论、夯实基础、了解趋势。②注重过程、自主学习、指导研究。③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能力。 2.1.2 重新建构课程内容。①优化课程结构。将教育心理学分解为绪沦、教育与心理发展、学习理论、一般学习心理、分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课堂管理以及教师心理等部分。学习理论部分关注基础知识,厚今薄古,压缩旧理论的篇幅。②更新课程内容。在课程中吸纳教育心理学最新的研究进展以及教育改革实践中的热点议题。在学习理论部分,突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彰显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适当介绍内隐学习、分布式认知、新联结主义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开拓学生学术视野。在学习的生理机制部分,引进脑科学方面的重要新证据。在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部分,介绍多元智力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以及学习风格方面的新研究。在分类学习部分,侧重高级知识学习过程、高层次思维(真实性问题解决、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及自我调节学习过程,加强与学科学习研究成果的联系。在教学心理部分,重视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以及教学策略(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学习),介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和教学过程。③联系教育实践。从我国教育实际中编撰教育心理学课中的一些思考问题、议题和案例。④丰富内容形式。教育心理学的课本不只是教师的“教材”,也应该成为学生的“学本”,包括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材料阅读、讨论、练习、实验、案例分析等。而且,在各章之前提供内容提要、学习目标、案例问题。 2.1.3 重新组织课程资源。不仅重新编制课本,还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如基本练习、实践活动、参考文献、推荐阅读、相关网站等。此外,加强教育心理学实验室建设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工作,建立网络学习环境,供师生交流、合作、查阅信息等。 2.2 教学体系的改革 2.2.1 改革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主题,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①课堂讲演与师生讨论。适用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发展历史,心理发展理沦,学习理论,动机理论等。②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适用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问题,如知识的建构、技能的形成、学习策略的运用、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社会规范的内化等。③课堂观察与案例分析。让学生观摩典型的课堂教学录像(1-2次),或深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实际听课(1-2次),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教学的优劣,并提交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④文献阅读与研究性学习。在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初期,就向学生介绍和教育心理学相关的中英文期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文献,尤其鼓励学生阅读英文期刊的学术论文,并要求提交1篇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组织同学进行交流和研讨,寻找新的研究课题。然后,鼓励有共同兴趣的同学,沿着所选定的课题开展研究,或者设计问卷进行调查,或者准备材料进行实验。 2.2.2 改革教学模式。针对以往教学改革中所面临的困境,借鉴国外大学教育中广为流行的“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在一个班级(共51人)进行了教学改革,并展开了教学行动研究[1]。整个学期分为两个阶段,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40课时),采用课堂讲演和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基本掌握了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在基于问题学习阶段,我们让学生帮助教育心理学实验室开发一套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的网上教育心理学课程,分组设计出10个专题(学习动机、知识学习、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品德与态度、多元智力、情绪智慧以及学习障碍)的网上课程的内容和素材,包括基本内容、知识结构、实践材料、相关资源以及答疑与试题库等五部分。各组最后要向全班报告成果并上交小组产品和个人产品。小组报告所选专题的课程内容梗概、本组研究过程,并回答全班同学的提问。小组产品包括专题的课程内容、小组学习过程记录以及成果报告时的电脑演示文件。个人产品为个人对本学习模式(包括过程、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反思报告。为了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活跃成果展示会的气氛,在布置任务时还宣布了学业成绩分数分配方案与评分形式和标准(计为平时成绩,共40分)。整个活动分为设置问题、研究问题、重新研究问题、成果展示报告、进行反思总结等环节,历时5周16节课。根据对学生的最终的反思报告的分析可知,这种教学模式是相当成功的。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际问题的复杂性程度、资源供给、小组规模、教师指导的时间和方式、成果展示的组织、教学评价的公平性等,值得进一步思考。